會議時間很長,一直開到晚上十點多。
期間確定了很多東西,包括殲20的量產計劃,四象超材料的研究方向。
以及最重要的,由周瑞提出的“磨刀石計劃”。
將以空空導彈為起點,逐漸對各項武器進行隱形化改進,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因為可以改進的武器實在太多了,哪怕僅僅是導彈,也有數十種不止,且生產區和技術分屬不同的軍工主體。
而周瑞作為發起人,自然也需要參與進來,不過這次可不能再封閉式的搞了,那樣會搞死他.全國各地這麼多軍工實體要都這麼玩兒,再回滬上估計都老婆長什麼樣子都忘了。
嗯?我有老婆麼?
周瑞主要以場外指導為主,以他現在的工程學能力,這並不太難。
會議結束後,周瑞和楊如彬兩人在會議室的角落,閒談了幾句。
想聽聽周瑞對未來技術發展的建議。
本來楊如彬以為周瑞會聊一些武器裝備方面的事情。
可週瑞卻沒提武裝軍工方面的問題,反而說了一個不太搭嘎的東西。
“晶片?”
“武器專家很多,比我專業的多了,我也只是略懂戰鬥機而已,但你要問技術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倒是覺得晶片是最重要的一環,不是軍用的那種。”
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晶片,也不過才40奈米制程。
可以說,一切都還方興未艾,一切都還有機會追趕。
但錯過這班車,難度就會越來越大,受到的阻攔也會越來越多。
晶片製造本就不是國內擅長的領域,還有買辦勢力放煙霧彈,從現在開始,國外會以兩、三年一次的速度,快速進行技術迭代,而且越來越快。
周瑞直到重生前,都尚未見到國家在這方面的突破,接收到的資訊是一肚子鳥氣為主。
“當然,這也不是我擅長的領域,只是你要問我未來的技術發展,我覺得這個領域很重要。”
閒聊了幾句而已,不見得有什麼用。
至少周瑞是這麼覺得的。
一個重大專案取得了進展,帶來的“會議”是一連串的,開完了方向確定會議,又要回919廠開復盤總結大會,還要商討量產的細節三天兩頭的,還有“盛飛”的來取經,空軍的來參觀。
這也是為啥周瑞讓“復瑞”的人先走,真沒必要所有人都在這耗著。
前前後後又花費了近一週的時間,周瑞接到了一個特殊的訊息。
蓉城之行終於要結束了。
周瑞撥通了自己秘書的電話,24小時待命的甘媛接的很快。
“周總!”
“幫我訂一下明天去江省的機票。”
“江省?”
甘媛以為周瑞終於要回來了呢。
“嗯去領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