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搞會不會對小周以後在學界的名譽”
話剛說了一半,趙院長自己就不說話了。
周瑞也算在學界某一領域很有名氣了,但一分錢都不涉及國外的部分。
周瑞又沒有和國際接軌。
楊校長道:“不管有沒有用,先試試看,小周,謝謝你能為學校著想。”
周瑞擺擺手:“應該的,校長,這事兒是不是也要給組織,至少是保密部門知會一聲。”
“是這個道理。”
趙院長著人通知去了,而周瑞則當場在辦公室,用固定格式,寫了一份正式回執。
言辭懇切,誠意滿滿。
“想去!非常想去!
學校這邊也很支援,就是有一些個人的小顧慮,需要MIT想辦法擺平。
期待與MIT招生部的繼續溝通。
來自中國的愛。”
郵件敲擊傳送,周瑞對楊校長和趙院長說道:“學院也可以回個郵件,就說非常支援,看看他們怎麼說吧。”
對於周瑞來說,腳長在自己身上,排除學校,甚至排除組織上的限制,他也沒興趣漂洋過海。
但對於復大來說,這樣處理不說有了轉機,至少也算有了斡旋的餘地。
楊校長心情好了不少,拍著周瑞的肩膀說道:“還得是你們年輕人,我們年齡大了,思維都固化了。”
周瑞:“那都是學校教育的好,還有楊校長和趙院長的支援。”
這兩個大佬,從一開始態度就是明確的,哪怕有可能對學校造成不小的影響。
這點讓周瑞加了不少好感度。
那邊現在是深夜,回覆和反應不可能是即時的,周瑞陪兩人閒聊了片刻,就離開了。
走在復大的校園裡,兩旁的行道樹上,已經有了稀疏的蟬鳴。
又接近了暑假了.
說起來,這個學期他幾乎沒怎麼參與過學校生活.
也就期末考試露了一個臉。
不說被班裡同學忘記吧但估計“同學”的身份,也比較淡薄了。
記得上學期參加期末考試,周瑞依稀記得自己也是許久未露面,但進入考場後,同學之間還是有眼神上的交流的,尤其是李達、向衛林這樣的室友。
類似於抬抬腦袋,用下巴問出一句:最近幹嘛去了?
但這次再去參加期末考試,周瑞走進教室後,同學們還是會抬頭看他,但眼神裡已經沒了詢問和交流。
似乎雙方的資訊和交集,已經是中斷了。
周瑞突然想起了,前幾天自己的感悟。
不能停下腳步,也就意味著,會和很多東西擦肩而過。
剛才和楊校長閒聊的時候,楊校長就詢問過,周瑞要不要考慮走提前畢業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