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糧,趕路不慌。
從景樹城順著地圖刻意標註的路線,趕往梅塘州的趙闕,當然是頓頓吃飽,渴了就喝水。
不再像,此前那般,哪有什麼明明白白的路線啊,也不知道前路何處能有補給的地方,只能在荒山野嶺間,穿梭來,爬過去,把趙闕折磨的,恨不得白天便要睡覺,夢間夢到大魚大肉,狼吞虎嚥一番。
看著地圖上的首個可供給他的補給地點,翻過這座山,山下不遠處,確確實實存在一處人口挺多的莊鄉。
莊鄉的百姓熱情,聽他說是負笈遊學的讀書人,帶頭的老族長,三言兩語,把他迎進了自己家,先將趙闕的肚子給填飽了,
然後宰了雞鴨,把過年剩下的臘肉拿出來,做了一大桌子的菜。
晚上的這頓飯,老族長陪著他,喝著略微濁的酒水,聽趙闕講述路上的風土人情。
族長鬚發皆白,彎腰駝背,但是精神抖擻,一邊旁聽趙闕滔滔不絕,一邊抿著酒水,時不時點頭,發出嘖嘖嘖的聲音。
“我說年輕人,你剛才說的女子,真像是天上下凡來的仙女?不會吧,咱們人,真有長的和仙女一樣的女人?!”
趙闕提起那景樹城的貌美女子,族長三位親兒子的老大,忍不住開口相問。
老大的年紀,四十多歲了,長的有些醜陋,臉上有一道不知被什麼野獸抓過的混跡,他喜歡盯著人猛瞧,被他這麼一瞧之下,心裡還有點打怵。
趙闕什麼人沒見過啊,西塞疆場上,長的再兇狠的敵方悍卒,他都見的厭煩了,像老大這種長相,他根本不以為意。
頷首。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那貌美女子,還不止一人,好多呢!唉,我在家鄉的小城,都沒見過那麼多,出來負笈遊學,可算是長了見識了。”
“哎,小兄弟,你是哪裡人來著?剛才聽了一遍,又忘了。”
老二吃著飯菜,滿嘴油。
他比老大年輕約莫十歲。
應當是尋常時候,吃不到這麼好吃的飯菜,忍不住使勁往嘴裡扒。
他們旁邊還有一張小桌子。
是家裡面的媳婦,和小孩子坐著,飯菜自是比這邊少,但是,足夠她們能吃個痛快了。
老大的媳婦,看似溫婉,卻是擅長飲酒,他們這些大老爺們,舉杯,她亦是舉杯,喝了幾輪了,族長的大兒子,都被酒水醉的有些雙手無力,她丁點事都沒有。
“哦,我是南揚州青石城人士,想穿過慶昌州去往梅塘州,去見識見識。”
“哎,不行的,不行的,小兄弟,慶昌州出去後,還得再走小半個州的地方,方能到達梅塘州。”
族長的三兒子說道。
老三跟老二年紀相差不大,長的也像。
“不是梅塘州跟慶昌州離著不遠嗎?!”趙闕反問。
這些事,他心裡當然明白的很,只是,明白是一回事,既然做客族長的家裡,族長又下了老本,來宴請他,趙闕知好歹,裝傻充愣,聽主人家的指教,滿足下他們的虛弱,絕對是應該的。
果然。
老三放下手中的筷子,看了老族長一眼,笑道:“小兄弟有所不知,前幾年,我帶著莊裡人,押著附近山上的山貨,去梅塘州販賣,你不知道啊,梅塘州多山,那些山,不長東西的,灰褐褐,看著就瘮人,咱們這的東西,運到那邊賣,可以賣個極好的價錢,嗯,我們一夥人,走走停停,過了慶昌州的地界,到了一座很大很大的城池,一問,好傢伙,走錯路了,不是梅塘州,碰見了好心人,手裡有張很是詳實的路圖,給我們一看,嘿,還得再星夜兼程的趕半個多月的路,才能到梅塘州,那算了吧,還是就地把手裡的貨物給賣了,省的路上碰見土匪路霸,將我們給洗劫了,萬幸,在那座大城池,山貨賣了頂好的價錢。”
趙闕若有不解,問道:“三哥是怎麼知道,梅塘州山上不長東西的?!”
“此事呀,我們儘管沒去過,但是到我們莊裡來歇腳的遠行客,與我們提過,你想啊,小兄弟,那些遠行客,走了那麼多地方,見識瞭如此之多的大風大浪,當然不會欺騙我們,還是二哥說的,既然梅塘州的山上不長東西,不如把咱們這的山貨,賣到那邊去,一定極是受歡迎,說不準,來回兩三次,我們一家人,就不用在莊裡過了,田地,僱傭人耕種,每年給我們五成收成就行,我們全家都搬進城裡,做個買賣,不比面朝黃土背朝天,時不時的還得進山打山貨,過的如意快樂呀?!”
趙闕恍然大悟:“聽三哥這麼一說,我才知道,也幸好三哥熱心腸跟我說了,我要是直愣愣的趕往梅塘州,還不得走錯了路?!!”
“小兄弟,你雖然是讀書人,出來見見世面是頂好的,你讀書太多,容易把書本上的聖賢道理,奉為圭臬,你要知道,很多很多事,書本是講不到的,還得是我們這些莊稼漢,天天的在老天爺眼皮子底下,知曉許多事。”老大說道。
趙闕忙起來抱拳:“先生常說,真正的貴人,是令我有那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今日叨擾貴處,又聽三位大哥的自己的道理,讓趙闕茅塞頓開,往前,先生講的很多道理,不理解,現在恍然大悟,有種渾身通透的感覺,多謝!多謝!”
他的反應,族長一家人,特別滿意。
你看,讀書人,也一般。
論讀書,他們一家人綁在一起,都比不上一個負笈遊學的趙闕,然而,說起為人處世、走南闖北來,別小瞧他們,沒走過多遠的路,沒讀過幾本書,還是能當趙闕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