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香樓裡,太子李慕之對於早茶已毫無興趣,只是簡單的點了一份豆腐花兒。只見他端坐在方凳上,眉頭輕皺,左手拎著青花瓷勺,輕輕撥弄著豆腐花兒,卻遲遲不下口。
一旁的曹東倒是心寬的很,片刻之間,已是連吃了三大碗豆腐花兒。曹東心想,這妙香樓不愧是大鱉鎮的老字號了,這豆腐花兒醃製的確實有入味,比起堂堂紫禁城也差不離太多了。所幸他不知道國師魏禮的那句“那個不長腦子的蠢貨”,否則,怕是也得和李慕之一樣,惶惶不安了。
李慕之輕輕放下了瓷勺,站起身來,在豆腐花兒旁輕置了一錠官銀,憋了一眼還在狼吞虎嚥的,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武師,咱們還是早些回去吧。”
曹東聞言,端起碗最後喝了一大口豆腐花兒,才心滿意足地抹了把嘴巴,站起身來,連連說道:“好嘞,讓公子久等了。”
李慕之二人快步走出了妙香樓,準備回一間客棧。
李慕之鬼使神差的停頓了一下,回頭望了一眼那橫批“籠中雀”三字,內心忽然有了一個可怕的念頭,會不會國師也是別人眼中的籠中之雀?不過,李慕之立馬打消了這個念頭,自嘲的笑了一聲,便繼續走了。
怎麼可能,他可是國師魏禮啊。
大鱉山腰,有一間木製的小屋,屋子不大,僅有一層,推開門便是吃飯的客堂,客堂之後有一個隔間便是臥室,臥室裡僅有兩張不大的木床,一個等人高的籮筐,幾本堆在床頭的陳舊古書,有些褶皺卻被壓平的痕跡,顯然書主人是經常被翻閱的。除此之外,別無他物。屋子雖不大,甚至有些簡陋,卻也收拾的乾乾淨淨。
這便是少年墨世平的家。
“吱呀”一聲,天剛朦朦亮,一個少年便揹著等人高的籮筐,儘可能輕聲地推開了木門。少年準備趁早出門採摘點新鮮的食材,挑個隱蔽的位置放置他自制的吊脖套,運氣夠好便能捕到野生的雞鴨兔鼠等等。然後便是去山腰處的一條小溪,看看能不能用撈網捕獲幾條魚兒。這一趟行程下來,大約便是太陽快落山的時間了,墨世平還得揹著貨物下一趟大鱉鎮,以便換取一些生活物資等等。像之前那樣滿載而歸的時候還是比較稀少的,大部分的時候都是隻能販賣一些新鮮的野菜,平常的日子過得也是緊巴巴。
正當墨世平準備關上木門的時候,隔間裡有一個老者走了出來。只見他身穿粗麻大衣,雖然頭髮花白,但走路卻依舊中氣十足,可見身子骨還是很硬朗的。
墨世平虛掩了一下木門,輕聲說道:“大爺爺,早上天冷風大,你可以多睡一會,天還沒亮呢。”
大爺爺輕輕擺了擺手,毫不在意的答道:“無妨,這算啥。老夫年輕那會兒可是練過武的,身子壯著呢。”
老者頓了一下,掰著手指點算了一下,笑了一下,慢悠悠的問道:“倒是你,過得日子也忘了,今天是啥日子,你想想。”
墨世平撓了撓腦袋,他其實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是他生日,他十三歲了。按往常來說,每逢他過生日,大爺爺都會帶著他去一趟大鱉鎮的那一間客棧,去吃一頓好點的為他慶生,然後會去姚家的書鋪幫他購買一本他心心念唸的古書。自墨世平五歲學會識字以來,每年的生日都會得到一本,有的是講一些奇聞異事的遊記,有的是講武俠風情的小說,還有一些則是教人立身處世原則的聖賢書。
但是今年的墨世平卻沒有提起這些,一來是運氣不太好,最近只有一次滿載而歸的大豐收,而所獲的利潤大部分都花在給大爺爺買的那壺猴兒釀上了。二來他是覺得,其實過不過生日也沒那麼重要了,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只要自己記得興許就算是過了生日吧。
在墨世平過完十二歲生日不久,在和大爺爺一次外出時,大爺爺失足滑下了一個山坡,萬幸只是擦破了點皮,扭傷了腳踝,只需要靜養幾天,沒什麼大事。當第二天大爺爺想要掙扎著爬起床來的時候,墨世平卻緊咬著嘴唇,說什麼也不肯他下床。然後獨自一人背上了那時還比他要高一點的籮筐,出門了。
那一天,墨世平到了幾乎是已經黑的伸手不見五指的時候才回到了木屋。他揹著右手,伸出左手,揚了揚手心裡攥著的十幾枚銅板,故意咧開嘴,高興的對大爺爺說:“大爺爺,你看,以後我一個人去,就可以啦。”
但是墨世平悄悄背在背後的右手,卻是有一條被劃傷的細長口子,沾滿了乾涸的鮮血。
其實那一天,一個人在大鱉山謀生計的墨世平一直忙到了太陽落山,也沒捉到一隻野兔,沒捕到一條野魚。有的只是籮筐底下薄薄的一層野菜,為此,還劃傷了右手。
那一天,墨世平趕到大鱉鎮的時候,客棧幾乎都快關門了,只有零星的幾家還開著。但是當墨世平揹著籮筐去的時候,掌櫃幾乎都是搖著頭,大致說上一句:“都什麼時辰了,不要了,明天再來吧。”
一家接一家,墨世平的肩膀已經被籮筐的粗繩磨出了血絲。最後,他揹著籮筐來到了一間客棧門前。
那時候的一間客棧已經閉門了,墨世平站在門口,輕輕的敲了敲門。
“吱呀”一聲,李發財開啟了客門。
墨世平原本想開口,但是話到了嘴邊,他咬了咬嘴唇,什麼也沒說。
李發財瞥了一眼狼笑了笑,伸出右拳,輕輕錘了一下墨世平的肩頭,說道:“喲,今兒一人啊,咋這麼晚呀,都等你半天了。”
李發財幫墨世平取下了籮筐,取走了那薄薄一層的野菜,然後塞給了墨世平一把銅板,說道:“都什麼時辰了,快些回去吧,你不睡,我急著要睡呢。”,說罷,便要催促著墨世平離開。
墨世平背上了籮筐,替李發財關好了客門,轉身的那一刻,眼淚不爭氣的流了下來。墨世平抹了把眼淚,輕聲說了一句:“算我欠你的。”他知道,這些最常見的野菜,最多最多,也就一個銅板。
剛要掛上門栓的李發財停了下來,推開門,伸出右手,一巴掌按在了墨世平腦袋上,破天荒的認真的說:“要是你再說一個欠字,就是沒把我當兄弟了。趕緊走吧,回頭你家老爺子等著急了。”
“嗯。”墨世平輕應了一聲,背好了籮筐,朝著大鱉山小跑而去。
門內,李發財掛上了門栓,長嘆了一聲。
即使是之後大爺爺傷養好了之後,墨世平也堅持一人獨自採集食材。而大爺爺也沒有過多勉強,只是教了墨世平一套簡單的拳法,告訴墨世平在謀生計的路上沒事可以練一練。拳法不難,總共就六式。據大爺爺說,這是他年輕的時候習武時學到的,名為形意拳,是流傳很廣的一套拳法,多練練可以強身健體。墨世平自然是需要的,畢竟採集和販賣食材是個體力活,就這樣不知不覺練了快滿一年了。
自那之後,李發財每天看到的,都是獨自一人揹著籮筐的墨世平。所幸的是,墨世平從一開始只能採些尋常野菜到後面越來越熟練,偶爾還能遇到滿載而歸的大豐收,這其中也得益於那套形意拳強身健體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