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娘娘……”馮保的小聲呼喚,將李娘娘從失神中驚醒出來,她看到這太監臉上的探詢之色,便揉了揉眼睛,淡淡道:“被風一吹,給迷了眼。”
“哦……”馮保不敢多問,小聲笑道:“您不是一直想見見沈先生嗎?湖邊站著的那個就是。”
“啊……”李娘娘的心登時漏跳了半拍,臉上一陣微紅道:“想不到他這麼……年輕。”
“那是,他跟咱們王爺倒是同歲。”馮保笑道:“不過看著比王爺可年輕多了,江南才子麼,就是細皮嫩肉的。”
“王爺那是老成。”李娘娘口中說著,目光卻看向那湖邊的男子看去……那男子似有所覺,微一偏頭,朝她看過來,與她的視線正好交匯……那是一雙怎樣的眸子啊?如晨星般明亮、似湖水般深邃,讓人一眼便陷進去,完全亂了心跳。
但那人好像很快發現了她的身份,低下頭去,緩緩躬身施禮,將她心中升起的異樣感覺,硬生生隔斷了。
李娘娘終於回過神來,搖搖頭道:“還是咱們王爺更有魅力。”說這話時,她感覺自己在扯一個丟死人的大謊……怏怏病夫的裕王爺如何比得了風華絕代的沈先生?
她趕緊走兩步,用手摸一摸滾燙的面頰,直到進了大殿,才平復下亂糟糟的心情。
等見過李時珍,從大殿裡出來,往後宅回去時,她又情不自禁的往湖邊望去,卻見殘荷依舊,然而斯人不見……沈默離開正殿、來到湖邊,周圍沒有人、安靜極了,他的心情卻一點都不平靜,因為從時間推算,一枚重磅炸彈應該已經運抵京城,隨時都會引爆,自己究竟能不能在爆炸中安然無恙、全身而退?雖然已經做足了準備和鋪墊,但在事情發生之前,一切都是個未知數。
這次的籌劃,可能是他出道以來,最沒有把握的一回,看起來並不符合他一貫的穩重精神,所以沈默也一直在猶豫,將計劃壓了又壓——但有一天他突然意識到,以前之所以有勝算在握的感覺,是因為敵人不夠強大,現在雖然自己層面的逐步提升,所面對的敵人,已經遠不是陸績、徐海之流可相提並論的!
面對著大明朝最兇殘、最狡詐、也最有權勢的敵人,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但現實的危機,已經容不得他再等待了,他必須習慣這種在刀鋒上跳舞、不到最後勝負難料的戰鬥方式。
‘大不了就出海,去澳洲、去北美,天下之大,哪裡沒有我容身之處?!’每當感到敵人無法戰勝時,沈默便用這種方法自慰,每每都能重新振作起來,可謂是百試百靈。
他的心情剛剛有所好轉,便感到有人在看自己,便轉頭一看,只見一個宮裝的麗人,在馮保的陪伴下站在不遠處。他馬上意識到,那女子便是裕王爺的妃子,趕緊躬身施禮,非禮勿視……過了好一會兒才抬起頭來,眼前已經空無一人了。
某一場景對有些人,是觸動心扉、甚至刻骨銘心的,但對另一些人,卻不過是分分秒秒中的一瞬間,在心中毫無印象,引不起半點波瀾。沈默根本沒有把見過王妃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是覺著待會再碰到的話,就顯得自己有心了,便繞到前院,跟王府的衛士聊天說話。
等到了曰近中午,只見裕王送李時珍從正殿裡出來,沈默便迎上去,只聽裕王道:“沈先生,您倒是說說李先生,怎麼就不能留下來吃個飯呢?”
沈默笑道:“李先生就著脾氣,我可拿他沒轍。”
李時珍看他一眼,把藥箱往他懷裡一遞道:“少廢話,我那還有一大攤子事兒要做呢。”說著回身朝裕王拱拱手道:“王爺切記我的囑咐,我讓沈拙言監督您,若是這次再堅持不下來,就算大羅金仙來了,也是沒用的。”
裕王聞言點頭道:“先生放心吧,我不會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的。”又滿臉感激的看看沈默,道:“好久沒聽先生的課了,不如咱們明兒就開始吧?”
“好。”沈默點頭笑笑道:“那下官先把李先生送回去了。”
因為要給裕王爺治病,李時珍沒法立刻離京,他也正需要一段時間,將一年多來收集的標本,寫下的記錄好生整理出來,便在京裡安心住下了……不過他這人比較犟,最終也沒住沈默家,而是在外面租了個小旅店,說這樣住的安心。
沈默實在納悶,自家的宅子哪裡不好了,為什麼李時珍就是高低不住,非要花錢去住旅館呢?在他的追問下,李時珍終說了實話:‘每當看見你們這些達官貴人住的深宅大院,用得金碗銀筷時,我就氣不打一處來……憑什麼你們啥也不幹,就能住那麼好的房子,有那麼多下人伺候,而老百姓的屋上卻連片瓦都找不到?連飯都吃不上?’他最後還總結道:“你們的華屋美食,我沒法安心享受;外面的粗茶淡飯,卻勝在踏實舒心,所以你不要再勸我了。”
沈默一片好心,卻討了個沒趣,只好隨他去了。
又過了幾曰,沈默銷了假,回國子監上班,便趕上放榜公佈鄉試成績的時候。其實提前兩天,他們便得到了各地報上來的中舉名單,結果一經匯總,國子監出身的生員,這次考中了五十多人,錄取率遠超過平均水平……其實根本沒什麼好驚訝的,因為選貢生本來就是學業優異的生員,錄取率要是低於一般府縣學,那才真叫起了怪呢。
但這並不影響高拱的好心情,因為皇帝和朝廷是不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他們只認為這麼高的錄取率,是他高肅卿的功勞,所以當初晉升他為吏部右侍郎的承諾,現在也該兌現。
沈默也很高興,倒不是終於可以擺脫高拱的高壓統治了,而是他從應天鄉試的錄取名單上,發現了王錫爵與徐時行的名字,兩人一個解元,一個第二,成績一如他所料的優秀。欣慰之餘,他當即修書一封表示祝賀,並附贈了進京趕考的全部程儀。
接下來幾天,國子監的官員們,便開始張羅著為高大人慶賀,整個監裡都喜氣洋洋的……沈默相信他們的歡樂是發自內心,但那是一種送瘟神般的快樂,而不是別的。
他也整天樂呵呵的加入在其中,但一顆心卻懸得高高的,因為市舶司的半年賬,已經在拖延了倆月之後,終於送到了燕京城,一切序幕已經結束,真正鬥爭終於要開始了……西苑玉熙宮中,像往常一樣,大白天關門閉戶、嚴嚴實實;但和以往不同的是,一向針落可聞的大殿裡,這時劈劈啪啪的響著一片算盤聲。
那聲音是從一張紫檀木長案上傳來的,只見案上赫然擺著一個長有一丈寬有一尺的巨大紅木算盤,六個品級不低的太監共用這把算盤,六隻靈活的手正在飛快地撥弄著這具超級算盤上的算珠,一個個滿頭大汗,卻連擦汗的功夫都沒有,都在全神貫注的統算分到面前的賬目。
他們是內廷各監的管賬太監,從早晨被李芳集合到這玉熙宮中,便開始給皇帝算賬,到現在已經是下午時分了,還沒撈著歇一歇,卻連一點不耐煩的表情都不敢帶出來……因為大明嘉靖皇帝陛下,就端坐在大案之後!
在大案的對面擺著一口箱子,上面的封皮雖然撕開,卻仍能清晰辨認出一行字跡道:‘江南市舶司嘉靖四十年上半年賬冊’,這正是讓沈默牽腸掛肚的市舶司賬冊。按照慣例,市舶司的收入與尋常的國稅不同,並不解往是馬上國庫,而是先入內庫,再由皇帝進行分配,所以這賬冊也是由錦衣衛押解直入禁內,並不經過通政司遞送內閣。
幾盞立地的宮燈,將嘉靖照得鬚眉畢現,號稱寒暑不侵的他,此刻的額上竟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燈光下,他的面上透著深思的表情,一雙眸子閃著幽幽的光,目不轉瞬的盯著太監們統算出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