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不種地,糧食都指望溫泉山穀那邊收上來。
每月一次,家家戶戶按照人頭到糧倉領糧食,粗糧或者細糧,米麵和小米之類,幾乎都有。
但各家情況不一樣,比如有坐月子的婦人,村裡會多給小米。
有老人孩子生病,也能多領一些細糧。
凡事有定例,特殊情況也可以商量。
多少年下來,村裡幾百口子人,從來沒有因為這事鬧出什麼麻煩。
反倒因為大夥兒吃一倉糧食,越發團結和親近了。
當然,有人日子好過,又喜歡吃,覺得村裡發的細糧不夠,也可以額外到城裡買一些。
婉兒送了村裡人,然後同林嬤嬤往院裡走,隨口說道,“嬤嬤照管家裡辛苦了,方才在城裡,大夥兒選首飾,我請何嬤嬤給你也捎帶了一根銀簪子,嬤嬤記得去何嬤嬤那裡取回來。”
“大少夫人,老奴這麼不中用,可擔不得您賞賜。”林嬤嬤有些惶恐和內疚。
她病了這麼久,放在旁人家裡早就被攆出門自生自滅了。
結果在主家這裡,不但給她治病,居然還賞首飾!
“嬤嬤拿著吧,不要客氣。”婉兒拍拍她的手背,囑咐道,“過幾日,我還要回去城裡。郡主年歲小,免不得要你和何嬤嬤多勞心勞力了。”
“大少夫人放心,老奴一定看顧好老宅,一定伺候好郡主。”
林嬤嬤彎腰低頭,鄭重應了下來……
第二日早起,剛吃過飯,老黑就帶了商隊,風塵僕僕的趕回了碎金灘。
禮哥兒也是惦記家裡,雖然他同家裡的書信就沒斷過,對新都的狀況很熟悉,但總不如親眼所見啊。
這次車隊給他送了不少吃喝用物,隻有他想不到的,沒有收不到的。
他就知道,必定是妹妹親自張羅的。
果然,看了書信,印證了他的猜測。
知道妹妹以後不用進宮了,他也是放心很多,然後就滿城的蒐集好東西,連同之前攢下的,一並送了回來。
以至於,老黑他們出發時候裝了幾輛車,回來時候負載一點兒都沒減少……
家裡眾人都惦記禮哥兒,聽說車隊回來,晚上時候幾乎都跑回來湊熱鬧。
別說守著城裡生意的家歡,就是李老三和貓哥都從洛安趕回來了,當然他們明早還要趕回去。
禮哥兒給家裡眾人都準備了禮物,從小飾品到新書,字畫或者是擺件兒,樣樣俱全。
他所在的縣城還有一個老師傅,打製錫罐子極好,閃閃亮亮又密封不透氣。
這次,他也給家裡送了幾十個回來。
佳音簡直愛不釋手,這樣的好東西,無論是放藥粉,還是放茶葉之類都太合適了。
當晚,家裡多做了幾個好菜,請了蔣先生和張神醫,還有老村長和劉鏢頭、趙叔等人一起聚聚,好一個熱鬧。
張神醫那個脾氣,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肯委屈自己,想吃什麼就直接吩咐佳音和婉兒,從不客氣。
倒是蔣先生,雖然一直笑嗬嗬,好似同原本一般模樣,但深色多少都帶了幾分尷尬和忐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