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蘇言的建議,青城百益閣閣主一臉為難。
半晌後,他才說道:“其實為這些功法大師和源器大師揚名的事,我們也曾考慮過多次,可是一直沒能成功。
“小言,你可能不太清楚,萬源大陸實在太大了,要想給一個人揚名,需要消耗的資源都是非常大的。
“如果我們只是想讓一個人的名字在短時間內被許多人知道,那在各地的月報上宣傳一兩次就能做到。
“可是月報畢竟一個月只能發兩次,想要讓全國大多數人記住這麼多功法大師或源器大師,難度實在太高。
“在萬源大陸,有人總結出一個規律,某行業的新秀幾乎是名不出城,某行業的大師名字能傳個一二十城就是了不起的恆久了。
“我想,如果希望這些大師的名字被更多人記住,可能只有等萬言網在全國鋪開,等言信幾乎人手一部,然後直接給所有人群發他們的資訊,可能才能勉強幫他們揚名大陸。”
蘇言小聲嘀咕著‘新秀不出城,大師傳十城’,沒想到這個世界太大對大師們的揚名工作竟然影響這麼大。
旋即,他好像想到了什麼,於是問道:“話說,閣主,為何萬源大陸只辦月報而不辦日版呢?
“將日報辦起來的話,很多事情都將得到更及時更全面的宣傳吧?到時候多宣揚大師們的功勞不是就更容易了嗎?”
閣主看了他一眼,說道:“要辦日版,其實對於現在的萬源大陸來說是不太現實的。
“你想想,現在大陸的紙張光是用來記錄功法、歷史、文學等各方面的內容都只能算勉強夠用……
“若是再將月報擴充套件為日報,每個月一城的報紙用紙量都會提升十幾倍,更不用說全國的增量了,說到底,還是紙張生產量不足。”
“原來是這樣啊……”
蘇言隨意地回了一句,便也不再糾結大陸為何補辦日報的問題了,紙張產量低這種事情,他也沒有任何辦法。
這種專業的事情,也只有等專業的人才能解決了。
兩人沉默了很短的一段時間,然後蘇言有問起閣主對‘功法書上明明有作者名字,為何讀者不會記這些名字’這個問題的看法。
閣主反問一句:“你看過的功法書,作者是誰你都記住了嗎?”
&nmm,只記住了一部分。”
“唉,”閣主嘆息一聲說道,“這就是了,你身為一個引讀者都不願意講所有功法的作者名字記住,別人又怎麼會花這個功夫呢?
“其實這種習慣,萬源大陸上的所有人,幾乎都是從小時候就養成的,文院中的那些教材上都有編寫者的名字,可是文院裡教書的先生們不會特意去介紹這些教材編寫者的資訊,學生們也不會主動去了解。
“久而久之,大部分人在讀書的時候就都不會去了解書籍的作者或者編寫者了,他們的名聲如何能被別人知曉呢?
“對於作者的資訊,恐怕也只有少部分人在長大後,才會稍微多關注一下了。”
“這……”聽到青城百益閣閣主舉的這個例子,蘇言恍然大悟。
可不是嗎,教科書上明明白白寫著編寫者的名字,可仍然有超過九成的學生對這些名字完全不感興趣。
這種情況,確實是大家從小就養成的習慣了。
所以說,一本功法的作者,大家不會主動去關注這是誰,畢竟功法書和教科書一樣,屬於工具類的書籍,甚至書單也是如此。
讀者可以看陸仁賈的,也可以看龍韜易的。
當然,也可以看他蘇言的。
因為選擇太多,所以大家根本不用關心作者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