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領命而退,步桐則是覺得肩上的擔子萬斤重,緩步走出門去看著外頭已然微黑的天色,
“怕是明日一早北涼大軍便會攻城,一月,援兵何時能到?”
一月現身在步桐身後的陰影裡,“回郡主的話,列將軍的大軍最快明日夜裡才能到達雁門關。”
註定一場惡戰啊。
步桐深呼吸了一口乾燥灼熱的空氣,“確實艱難。”
黑壓壓的天上不見有風透過來,乾熱難受,春桃把圍巾給步桐重新圍戴好,“小姐,塞外風沙大,莫要露著臉,等下怕是要乾裂了。”
步桐這方剛把亂糟糟的現狀理清,身後便傳來向統領的聲音,
“郡主千歲。”
步桐轉身去,“可清算過兵士了?”
向統領點頭,“是,如今雁門關在冊軍士一萬八千人,在位一萬零三百人。”
竟少了這麼多!
步桐看著他示意他起身說話,
“還差五千餘人,這可不是小數目,軍士們去了何處?”
向統領皺眉咬咬牙,
“祝洪成懈怠值兵多年,雁門關守衛早已名不符冊雜亂不堪,再加之餘北涼大軍壓境後逃走的廢物,剩下還有許多,因為當初站在三皇子一面而後被明裡暗裡的誅殺。”
步桐點頭,只是這次格外沉重些,
“穆禾炆的事看來京中所知並不完全,他在雁門關的時候,大約也是一心為了這方守備努力爭取的好將軍。”
向統領點頭,“臣下說句不該說的話,三皇子到底造反與否,我們身處邊塞實在不知道實情如何,可是三殿下在雁門關的這十數年,十足的殫精竭慮、盡忠盡職,全身心都在雁門關的鞏固守衛之上,可偏偏他越是用心,祝洪成便是越與他對著幹,我們亦多與中央投遞文書,卻是石沉大海,只偶有要細查的回信,而後再無音訊。”
步桐輕輕嘆了口氣,
“其中之事,眼下實在是箭在弦上,怕是還要後面再查,如今向將軍的第一要務便是,清點好軍士制定防守計劃,列將軍的大軍怕是明日夜裡才能趕到,北涼大軍如今直逼城門,最晚明日早上便會攻城,須得速速清點武器和弓箭,喊來可靠的將領,我們今夜便將防衛計劃分發下去。”
“是,”向統領領命,信心十足,
“有郡主在,我們一定可以守住這座城池的。”
話音未落,門口火急火燎地進來一人,是那位徐參軍,滿臉的漲紅模樣,
“郡主,我們正在組織百姓們撤離,誰知道百姓們一聽說是郡主您特地從京都城中趕來救大家於水火,便是猶豫不願離開;又聽聞祝洪成已然伏誅,便是民心振奮,大家紛紛放棄逃難,要助郡主和大家一起守住雁門關!”
步桐突然有些淚目,“為何會……”
兩位統領齊齊低頭去,
“郡主在我們這些尋常人的心目中,那便是神女落世來拯救我們這些人的,雁門關如今風雨飄搖,郡主金尊玉貴,竟然也到這裡來守城,大家自然願意跟隨,但憑郡主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