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能用腳踢,自然也能用拳頭捶,原理是一樣的,接觸時間也相差不大。
但這種變化並沒有實質性的變化。
雖然不必捨棄這個技巧,卻也沒必要將其列為新招,可以將這個方案歸類在腿踢的次要技巧中。
亞羅繼續深入研究已經透過系統認證的「試驗武技1」。
很快,他注意到了一個細節。
「熔岩迸發」原本有一個發射口,或者可以說整體存在一個薄弱點,當內部壓力達到極限時,這個薄弱點會開啟,並釋放出內部所有的力量。
可一旦有外力作用,內部本來平衡的壓力就會被打破,導致“熔岩迸發”無法主動釋放,在被髮射出去之後,沒有了自身魔力繼續維持平衡,只要外部約束的魔力稀薄到平衡點,或者觸碰到其他物體,“熔漿”就會迅速爆炸!
這是一件好事,至少不用擔心敵人會‘踢’回‘熔漿球’。
可原本的發射口,難道就完全沒用了嗎?
是否可以利用起來?
比如說,在「熔岩迸發」即將啟動的片刻,為其施加一股外力,就像打‘鐵樹銀花’一樣,將原本直線衝擊的熔漿轉變為扇形傷害,形成更廣泛的攻擊範圍!
這個想法可行嗎?
……
【叮!發現武技《試驗武技2》,學習需消耗一個技能點,是否學習?】
……
可行!
亞羅來了精神。
他回憶起之前的戰鬥經驗,開始推算所需的攻擊方式。
這種扇形攻擊方式同樣能用手、腳分別釋放。
不過,能用上扇形攻擊方式的時候,就說明敵人距離自己已經不遠了,如果繼續用腳進行攻擊,勢必會影響到自身的移動。
開魔打術確實可以解放雙腿,可在那種情況下,基本也用不上這些招式,烈火劍法、魔打術配套技巧都比簡單的‘熔岩迸發’好用。
所以,腳上只要設計一招‘炎踢’作為戰術補充,其他的精力,還是以常規戰的手臂招式為主。
那麼,地面作戰,手臂要想發出強大的力量,大致能釋放出哪些攻擊方式呢?
亞羅雖然沒有經歷過專門的拳法訓練,可劍術的發力技巧同樣也能運用在拳頭上。
上挑——上勾拳:透過彎曲手肘並用拳頭沿斜線軌跡向上攻擊。
這種攻擊方式能夠向上方斜向打擊,並利用拳頭的力量帶動熔漿球,以相應的方向綻放出熾熱的‘鐵樹銀花’!
斬擊——鉤拳:帶有弧線的橫向攻擊,透過彎曲手肘並用拳頭沿弧線軌跡擊打,運用劍術的斬擊技巧,將其應用於拳頭攻擊中,形成帶有弧線的橫向攻擊,增加攻擊的威力和覆蓋範圍。
當然,不能忘記最常見的直拳。
直拳:一拳轟擊在「熔岩迸發」的能量球上,將內部的炙熱高溫的熔漿直接攻擊出去。
雖然攻擊的仍然是正前方的敵人,但攻擊效果是範圍性、貫穿性的,類似於散彈槍和普通子彈的區別。
既然拳頭能打,肘擊自然也可以,亞羅想設計的就是「反肘擊」的延伸。
反肘擊:後方斜向打擊,原本只是亞羅在圍攻時候練出的小技巧,現在運用到「熔岩迸發」中,就可以對斜後方的敵人發起範圍性的攻擊。
這中間,亞羅還考慮過,能不能帶著「熔漿球」一直揮拳。
就是將「熔漿球」視為一副炙熱高溫的手套,一路夾帶著,直接轟擊敵人!
然而,還是那個老問題:
他也無法承受「熔漿球」的高溫,只能在打擊的剎那進行短促的觸碰,由於觸碰過程極短並迅速分離,熱量傳遞的時間非常有限,這才不會對自身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