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三的父親劉子安原本是鎮上打獵的一把好手,還是一個獵手小隊的獵頭,在這個小鎮算得上是頗受人尊重。
桃平鎮所處的位置,是一個小盆地,三面環山,一面環水,只有一條隘路沿河道修建而成。
因此桃平鎮人日常的生計除了照顧自家的那幾畝田地,就是靠上山打獵。
可是,鎮上的漢子想要在這片山林中打到獵物,沒有一個經驗豐富的獵頭帶領是不行的。
不說那些時常出沒於叢林的毒蛇猛獸,單就是如何找到獵物活動的蹤跡,如何設定陷阱捕殺,都是一門了不起的學問。
所以,六歲之前的劉平三一家,日子過得雖然算不上是大富大貴,但一般的溫飽有餘還是沒有絲毫問題的。
但這一切的美好、平靜,都在劉平三六歲的時候化為泡影。
本應該是一個十分寧靜的下午,卻因為一個噩耗的傳來,一波驚起千重浪。
據同行的獵手們所說,劉平三的父親為了追捕一隻獵物,失足摔下懸崖。
後來,與他父親時常打獵的獵手們,在那片區域接連尋找了好幾天。
但最終結果,卻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只發現了一件劉子安原本穿在身上的帶血衣物。最後,只好給他建了一座衣冠冢。
而劉平三的母親李玉萍,也因為丈夫的突然離世,備受打擊,最終積鬱成疾。
為了給母親治病,劉平三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慢慢的家中所有值錢的物件全都被他賣了個乾淨。
與此同時,這個只有六歲的孩子,彷彿一夜之間就長大了。
他不再去私塾讀書,每天在家和藥店之間來回奔波,學會了做飯、熬藥、洗衣服。
劉平三那天晚上跟赤雀講起自己在父親去世後,第一次學做飯的經歷。
說到自己只有站在小板凳上才能夠得到灶臺時,劉平三笑了一下,似乎並沒有把這件事情當成是一個苦難的經歷。
對啊,不管當時的日子有多麼的艱難,至少母親還在,不是嗎?
後來實在沒錢買藥了,劉平三就去找藥房老闆,可是這個倔強的孩子,實在不會開口求人,站在那裡半天說不出來一句話。
那個藥店老闆最後大概是實在看不下去了,他又是一直看著劉平三長大的。
就嘆了口氣,跟劉平三說,讓他上山去找草藥,不管找到多少,藥店老闆都會高價回收,用來充當藥錢。
但是,無論劉平三怎麼努力,依舊沒能挽回他母親的生命。
就在劉平三七歲生日那一天。
劉平三和往常一樣給自己的母親喂完藥,母親望著這個已經變成了小大人的孩子,開心的笑了,她用一種虛弱卻又溫柔的聲音說道:“小平三,媽媽累了,我想睡一會兒,你先出去吧。”
劉平三懂事的點點頭,幫母親蓋好被子,輕輕的關上了門。
那天早上,劉平三早早的就起床,也不怕春水的冰寒,下河抓了好幾條魚,只為了能夠在早上的時候,給母親煮上一碗魚湯。
但當他把煮好的魚湯端到他母親的床前時,空蕩的房間,只剩下了碗筷落地的聲音。
劉平三沒有撕心裂肺的痛哭,自從父親離世後,劉平三就漸漸知道,眼淚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他像一個小大人一樣,在鄰居們的幫助下,有條不紊的處理著母親的喪事,一直沉默不語。
當劉平三親自幫母親蓋上墳頭的最後一抔土,送走前來幫忙的鄰居們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