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員,我們還是得做好最壞打算。”
“張會長的意思是?”
“擴編部隊,按照第9團的編制,把每個團擴充到2500人。”張亮提了一個建議。
目前義勇軍有12個野戰步兵團,若是每個團擴充到2500人,就得增加至少一萬兩千人。
這個陣仗不可謂不小。
“張會長,在目前的情況下,臨時擴充部隊是不是不好?會影響部隊戰鬥力的。”李憲華表露出了自己的擔心。
他雖然不是陸軍出身,但在李航身邊的幾年裡,也處理過不少傘兵事宜,自然也瞭解不少。
在去年六月,義勇軍才進行一次正式的整編,如今在戰前又變動編制,他並不認為這是好事。
“特派員的意思是?”
“張會長是擔心目前的兵力不夠嗎?”李憲華問了一句。
在去年整編後,義勇軍的野戰部隊大約在2.4萬人的樣子,若是加上義勇軍司令部的直轄部隊,大約在2.6萬人。
只是這是編制數量,但當時並不滿編。
在今年1月的時候才基本滿編。
只是到現在,已經超標了。
主要體現在第九團等少數幾個團根據需要有著一定程度的擴編。
主要是增加了不少輔助部隊。
包括營雞部隊增加了一個機炮連,裝備多挺重機槍和多門小口徑迫擊炮。
這其實就是新編制的嘗試,但並未推廣,因為缺武器。
步槍雖然不缺,但是輕重機槍和迫擊炮缺。
除了第九團這種部隊擴編,義勇軍司令部直轄部隊也擴充部分,包括防空部隊、炮兵部隊以及航空隊和江防部隊。
航空隊自然是為了以後成立空軍打基礎。
江防部隊也是為了海軍組建做準備。
雖然說很簡陋,尤其是江防部隊,就是一堆木船,連快艇都沒有。
但條件就這樣,暫時只能將就。
多個部隊擴編,也就造成義勇軍的兵力不算警備部隊的情況下,已經達到了三萬人。
再擴充一萬多人,對於軍管會的財政也會帶來很大壓力。
雖說義勇軍不用怎麼給軍餉,可基本的伙食要保障。
多徵兵一萬多人,就會少一萬多人耕種,並且多一萬多人吃飯。
“目前來看已經有些不夠。”張亮認真地點了點頭,“就拿古晉的日軍來舉例。
這裡的日軍有一個獨立守備步兵大隊和兩個獨立步兵大隊,加上其它日軍,總兵力差不多有四千多人。
若是算上偽軍,差不多有五千人。
而第二分會在古晉方向的兵力其實就一個旅,五千人不到。
面對日軍,只能打游擊,無法真正威脅古晉。
而要攻打古晉,我們必須要出動之前兩個旅,甚至三個旅的部隊。
可我們目前一共就六個旅,若是抽調一半的部隊打古晉,其它地方怎麼辦?
而且我們還要拿下整個婆羅洲。”
李憲華聽聞若有所思,“張會長,不如我們擴充預備役部隊的規模,加強預備役部隊的日常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