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面對心腹吳琪彰的詢問,張亮當即點頭,並額外解釋一下,“但是對於盟軍具體要進攻什麼地方,我們就不清楚了。
對於此次作戰,雖未硬性要求攻佔日軍佔領的城鎮,但各位還是要盡力。
若是有人只是敷衍了事,馬來亞分會那邊如今正缺人,我會申請那敷衍了事之人調到馬來亞去。”
聽到這話,剛才還慶幸的人不禁心下一沉,顯然明白此次想要矇混過關估計是夠嗆。
不過李憲華卻對張亮的話有些不滿。
在他看來,對方就不該把沒有硬性要求攻佔日軍佔領城鎮的話說出來。
就算是現在拿調去馬來亞來警告在場的人,但這些人也知道此次的作戰任務主要是吸引日軍注意,心裡肯定不會全力以赴。
但為了顧全大局,他並未在會議上去挑戰張亮的權威,而是在會後找對方表達自己的不滿。
“張會長,您在會上是不是說的太多了?現在下面的五個分會長和六個旅長都知道只是牽制日軍,誰還會盡力去作戰?”李憲華來到婆羅洲差不多快半年了。
這幾個月的時間,他儘量是多做事少表態,就是不想一來就被排擠。
“只要能達到李長官的要求,是否盡力作戰有什麼區別?”張亮淡淡回答道。
“張會長,我們必須在盟軍大部隊進入婆羅洲之前儘可能收復更多的土地和城鎮。
否則讓盟軍進入婆羅洲,我們在婆羅洲大業就會平添很多阻礙。
美軍進入還好,可要是澳軍或者英軍進入,我們就會很被動。”李憲華說著語氣就有些激動。
他在李航身邊待了幾年,自然知道李航的一些想法,也知道婆羅洲義勇軍、乃至南華聯合會在戰後面臨的局面。
要是其它事,他不一定願意跟張亮發生爭執,但這件事卻不一樣。
原本義勇軍這邊在拿下砂拉越、沙巴以及西婆羅洲大部分土地後,就有些不思進取了。
而是維持著跟日軍僵持的局面,連主動作為的頻率都很低。
當然,維持僵持局面也有一定好處,那就是軍管會可以好好梳理根據地。
推翻原有的殖民體系,建立屬於軍管會的體系。
所以凡事有利有弊,但隨著目前戰局的走勢愈發明朗,就不能繼續安於現狀了。
在去年底,南華聯合會就做了決定,改變之前對於婆羅洲的計劃,確保在戰爭結束前拿下整個婆羅洲及周邊附屬島嶼。
之所以這麼改變,還是覺得荷蘭人和之後的印尼好欺負一些。
至於婆羅洲的東部和南部地區華人少的問題。
也好辦。
要麼從爪哇那邊的華人遷徙一些到婆羅洲,要麼就等戰後從國內弄人來。
以婆羅洲的自然條件,在保護中間熱帶雨林的前提下,只開墾河流兩岸和沿海百十公里的土地,養活數千萬人也輕輕鬆鬆。
畢竟婆羅洲的大小跟青海省差不多,關鍵是土地和水熱條件這些堪比廣東。
而且地勢比較平坦,尤其是婆羅洲南部地區。
在計劃改變的同時,義勇軍對於婆羅洲南部和東部地區的影響力微乎其微。
“對於特派員的擔心,我能理解。但有些事不能著急,最起碼在各分會和各旅長這邊還未調整的情況下。”見李憲華如此態度,張亮也只能說出自己的考量。
“張會長這話什麼意思?”李憲華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