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那諸葛先生說道:“西南面劉備和中原的連線路徑都被叢山峻嶺所阻擋,甚是難以攻取,而其可從山間棧道出祁山進入中原。攻守自如。”
“其人外表平易近人,實際是狡詐多謀,雄才大略。一刻不忘進取中原之心。實乃當世之梟雄也。此人手下猛將如雲,又有天府之國的糧倉,兵精糧足。實在難以力取。”
“此方勢力日後定成大患,只得徐徐圖之,正西方是俗稱禾稀走廊的狹長地帶。大食國一直想從此進犯華漢,周雄起宰相勢力下將領統帥精兵在此駐紮,所以儘可無憂。”
“而且大食國內還分為主戰主和兩派,一直沒有分出主次上下。所以邊境上時有時無的戰事持續了數年,也沒什麼大礙。”
“這西北方的董不凡,乃是西涼原太守,手下精兵良將都是極為彪悍。可是其人殘暴無比,嗜殺成性,無有民心依附。又只在廟堂中興風作浪,勾結奸佞同流合汙。對天下大事茫然無知,實不足慮。”
“而今看來,天下雖諸雄紛爭,但有能者僅為西南劉備與那東南曹家勢力。唯有此二人方能逐鹿中原。現今京都皇室危如累卵,當下重中之重是解此燃眉之急。”
“日後平定京都局勢,北邊聯合草原部族力抗羅剎國,然後施巧計將那引狼入室華漢叛逆吳四槐再行剿滅,由此北方可定矣。”
“正東側有沿海的叢山峻嶺阻擋,大兵難以登陸施展。而東南曹家與島州孫權常年鏖戰,互相脫不開身。一時之間也無兵兇戰危。”
“日後既然解了京都危機,岜蜀劉備定會圖謀那董卓的西涼州。看來這西方定然讓這劉備大部佔據。”
“平定東北蠻族危機之後,聯合北部草原。與中原地帶形成一個三角之勢。可定天下之一角。那曹家吞併東部孫權,便有了正東和東南這華漢之國最富庶之地。由此天下三分。”
“如若平定天下,掃平寰宇。必須從那正南方蚩尤入手。有了這處用武之地,才可對曹劉兩家有所圖謀。”
“再以此為跳板,用海站拿下孤懸海外的兩座孤島,形成內陸海外的包圍之勢。打敗曹家。最後與那劉備做一場問鼎逐鹿中原之決戰。便可以統一華漢。匡扶正室。”
許飛聽到這裡。總算聽出個大概,所以看來日後曹劉兩家將是這正統皇權的最大敵人。
便向諸葛先生說道:“如此天下大定,儘可以安心無憂了吧!”
誰知那諸葛先生搖了搖頭。對許飛說道:“非也非也,華漢江山穩固,卻也不可馬放南山,刀槍入庫。這北方羅剎國勢力龐大,行事霸道。早就想侵吞草原,日後也是大患。”
“西方大食國疆土廣闊,能人異士和中土不同,但也有巧妙變化,幸得其國內主戰與主和派爭執不休,如要長治久安,定當將其除去。”
“與華漢接壤的南方諸小國,個個都是陰狠狡詐的君主在常年擾襲。性子喜怒無常,無信無義也須讓他知道華漢之威,方能平定。”
“在與東方島州之外,有一島國,國力雖然弱小,但是有不少古怪的法門。其君主背信棄義無德無能,導致國內紛爭不斷。不少島內失去了勢力的將領能人,就統帥流寇殘兵變為海盜四處劫掠。曹家也受其長年襲擾劫掠,故與那島州孫權才一直僵持不下。”
許飛聽了半晌無言,看來這平定天下後再讓其江山穩固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見這諸葛先生侃侃而談,是把自己當成了三顧茅廬有知遇之恩的劉玄德一般,心裡不由得忐忑。心想自己何德何能與這世間高人談論這天下。
這一席話從掌燈時分直說到了深夜,許飛畢竟大傷初愈,身體也開始不濟,諸葛先生看了出來,告辭讓許飛早點歇息。
許飛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自己從一個江湖的無名之輩毛頭小子變成了江南煙雨樓的門長的左膀右臂,已經是超出了自己對人生最大的預料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