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兇手的心理畫像,楊雪晴的任務就完成了。魏大肚下樓送她。
而我則依舊,在魏大肚的辦公室裡,翻看這個案子的卷宗。
卷宗裡,有一個小細節吸引了我注意。
從醫院提供的,死者於蘭芹的醫療記錄上來看,死者死的那天,正好是她懷孕的第九十三天。
雖然我們常說十月懷胎,但實際上一般懷孕週期只有二百八十天。
二百八十天,正好是九十三天的三倍加一天。
我不知道這是兇手刻意為之,還是僅僅就是巧合。
忽略掉這一個小細節,總的來說,這個案子,兇手做的還是很完美的。
在現場,兇手並沒有留下指紋和DNA。
雖然有攝像頭拍到了兇手,但拍到的也只是一個背影,沒有正臉或者側臉,不能用來辨識兇手的容貌。
而且最後,兇手消失在了一個沒有攝像頭,岔路口也很多的城中村,不知了去向。
從目前魏大肚他們掌握的情況看,或許真的只能下笨功夫,按楊雪晴給兇手做的心理畫像,對全市人口,進行篩選,然後逐個摸排。
H市有近千萬人口,這無疑將是個大工程。
魏大肚送完楊雪晴,回到辦公室,問我對這個案子怎麼看。
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把我發現的那個小細節告訴他。
我怕擾亂他們的偵破方向。
偵破方向錯了,那再努力,都是白費工夫。
篩選、摸排,雖然效率低,但是出錯的可能性也小。
這個案子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市局、省廳都對這個案子很重視。可以說,他們給予魏大肚的支援是無限度的。
魏大肚剛把偵破方案報上去,市局就立刻同意了,省廳怕市局人手不夠,還特意從外市抽調人手,協助市局破案。
三天工夫,魏大肚他們就排除了上百個嫌疑人。
相信,只要再給他們幾天,他們就能抓到兇手了。
可惜,兇手並不給他們這個時間。
三天後,第二、第三、第四個死者同時出現了。
這三個死者分別是,一個六歲的男孩,三十三歲打算生二胎的男孩母親,以及三十歲來男孩家做客的男孩母親的妹妹。
現場勘察發現,其中男孩和他母親的妹妹,是直接被兇手一刀捅死的。
只有男孩的母親,是和前一個死者於蘭芹一樣,自己剖腹獻胎,導致大量出血,最終喪命。
倒在血泊中的男孩母親,臉上,也有一個滿足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