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啊,天子詔書的背後,還有另外一樁林墨的歹毒用心,在下並未道明。”見他遲疑不定,諸葛亮終於還是開口了。
“你且說來。”
“他不想我們三方結盟,所以才罷免了公子的太守職位,這樣一來,荊南與荊北聯盟,就不再是公子劉琦與曹操結盟,而是主公與曹操結盟。
他這是算準了主公視名節重於性命,寧死不為。”
說到這裡,諸葛亮低眉嘆息,語重心長道:“可是主公啊,古來成大事者絕非簡簡單單臥薪嚐膽四個字能道盡其中之艱難與辛酸。
請主公試想,與四百年大漢基業相比,主公仁義是否該讓道。”
劉備的心如同被重錘猛然砸下,只覺得心頭一顫。
想不到,諸葛亮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
是啊,與四百年的大漢基業相比,我這身仁義又算得什麼,與陛下不見天日的傀儡生涯相比,我這點屈辱又算得了什麼.
於是,他做出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重重點了點頭,“我明白了。”
說完,他緩步走出了將軍府,朝著黃忠府苑所在方向行去。
黃忠的府苑內。
劉琦在黃忠的面前,哭的像個孩子,眼淚如同決堤的河壩根本擋不住。
誠然,他的情況確實非常的窘迫,父親死了,蔡家要害他,就連內心裡的底氣黃祖都背反,在他這樣的年紀裡接連發生這樣的事情,打擊確實不可謂不小。
還沒等他消化完這一切,天子詔書又到了,到最後,連劉備都靠不住了,劉琦得知了這個訊息後不是惶恐,直接是害怕的跑到黃忠面前嚎啕大哭了起來。
他感覺自己現在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就是黃忠了,問題是人黃忠說到底就是個武將,沒有太深沉的心思。
沙場上九死一生的漢子從來就不相信眼淚的,劉琦當然也算悽慘的經歷了,可在你選擇這條路的時候,就應該要意識到這些可能發生的情況。
正如武將選擇了拿起三尺青峰就要做好戰死沙場的準備。
所以,劉琦可以找黃忠訴苦,分析,探討,甚至可以讓他站出來振臂高呼,號召大軍趕跑劉備,就是不能哭。
眼淚這玩意,在黃忠這裡,只會招來嫌棄和鄙夷。
還有這份耐心全然是看在劉景升的面子上。
曹操有句話為後世人所熟悉,生子當如孫仲謀,不過很多人不知道這句話的後面還接了一句,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不得不說,這算是對劉琦劉琮兄弟最寫實的總結了。
劉琦確實不是一個有主見的人,也因為這樣才會在選擇接納劉備後全然由他操盤。
現在,正是需要他站起來的時候,他卻只能拿出眼淚,讓黃忠倍感唏噓。
直到劉備到了府上,劉琦竟然還在抽泣,看著這位曾經自己最信任的皇叔,眼中感情複雜,本能的是害怕,退到了黃忠的身後。
這種微妙的變化劉備是看在眼裡的,勢頭可不太好,今天如果說不服他,他很可能真的會號召荊州部將把自己給趕出去。
“公子,可否借一步說話?”劉備定了定,隨後走上前和善的問道。
劉琦先是看了一眼劉備,然後又看了一眼黃忠,囁喏道:“有什麼話就這說吧。”
聞言,劉備嘆了口氣,隨後解下了佩劍並恭敬的遞到了劉琦的面前。
正當劉琦與黃忠不知所以的時候,劉備沉聲道:“公子,詔書的事是林墨的陰謀,他就是希望在公子的心裡埋下懷疑的種子,若是公子內心果真對我不放心,那便請執劍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