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這一仗,張衛軍真正陣亡的人數其實算不得多,也就在四千多人,只兵敗如山倒,軍心一旦崩潰,任憑你軍隊再多也是不堪一擊的,這一點,歷史上的孫權是很有發言權的。
而且,張衛也沒有如曹操希望的那樣死在了戰場上,趁著混亂跑出了戰圈回到了陽平關,收攏各處敗軍後,整個陽平關內還是能有兩萬七八千人的,可是,沒有了秦嶺的庇護,陽平關時刻面臨被居高臨下俯衝的風險,甚至有可能繞道截斷退路。
所以,張衛只是稍作了休整,然後第二天天黑後就在陽平關內放了一把大火,帶著大軍逃回了南鄭城去。
張魯一聽,漢中最堅實的門戶陽平關竟然這般輕易就被攻破了,立刻就要向曹操寫降書。
原本他就是想投降的,只不過張衛不答應罷了。
現在,吃了一場敗仗,曹軍攻破陽平關後得以長驅直入,他知道麾下這群鬼卒正面硬剛根本就不是曹軍的對手,這回不敢再提反對意見了。
曹操的前軍甚至還沒到南鄭呢,中軍處就收到了張魯派人送來的降表,曹操欣然納之。
於是,後方的荊襄就在收到曹軍攻破陽平關的訊息還不到八天呢,又收到了曹操順利收復漢中的訊息。
至此,以蔡瑁為首的荊襄本土力量想要驅趕他們離開的算盤已經打不響了。
丟了幷州,得了漢中,從疆域上來看,當然是有點得不償失的味道,畢竟你丟的是一個州,得的卻是一個郡。
可如果是從田畝、稅賦、人口來算,即便是漢中一隅也可不見得會輸邊陲幷州多少,畢竟人家張魯這些年可就是憑著這一個郡的底蘊在跟劉璋益州後勤周旋的。
若是按照戰略意義來看,漢中甚至要遠比並州重要。
漢中到手,千里沃土的天府之國大門就洞開了,當然前頭還有劍門關、閬中這些難以洞穿的防禦,只要給足時間,未必不能攻破。
而川地一個州,疆域足可比諸北國四州,土地肥沃、適宜耕種,又兼長江水系的助力,加之這些年來戰亂又少,甚至在北國之上。
劉備得川地後就能憑之三分天下,連諸葛亮都忍不住贊益州危塞,千里沃野,魚米之鄉,高祖因之稱帝。
在諸葛亮為劉備勾勒的未來崛起一方的藍圖裡,益州就是最重要的一個地方。
所以,蔡瑁、蒯越他們是有理由看好曹操了的,畢竟,劉璋在曹操的面前,說是軟柿子,一點也不過分的。
不過漢中畢竟不是荊襄,雖然張魯也是真心實意的要投降,可這些年來,一直是政教合一的統治手段,曹操想要教化可是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他答應張魯可以讓他繼續傳教,但不意味著還能允許你漢中政教合一,成為國中之國,這種風氣是一定要整治的,否則朝廷法度在這裡根本就推行不下去。
只是時間問題。
關中十部進駐了關東三郡,浩浩蕩蕩十幾萬人啊,而且,這還不是他們全部的力量,如果韓遂發力,他甚至還能從涼州的羌人部落裡,再召集幾萬人過來。
要知道,羌人部落多以騎兵為主,往往一支萬人大軍,騎兵的數量就能達到三分之一,甚至追半的比例。
事實上韓遂是想把人拉過來的,以向他們證明自己領袖的實力,但被馬騰制止了。
考慮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一下來太多人了,人吃馬啃的,需要損耗的糧草是一筆天文數字。
其二,羌人多不事耕種,又作風放蕩不羈,對劫掠漢人視為了狩獵一般的常態,一旦進入關東三郡,免不了會激化內部的矛盾。
曹操讓出三郡是為了讓他們分擔西面的壓力,這一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了,可既然進入了三郡之地,那就必須要好好的經營,畢竟,未來還指望入主中原的。
而三郡之地的富庶程度,也的的確確沒讓關中十部的人失望,看著府衙裡堆砌如山的竹簡,上面洋洋灑灑的記錄著兩年來的稅賦、糧食種植收成、人口增長和田畝的擴張,大家都笑的合不攏嘴。
而且,撫民這一塊做的也挺不錯的,因為有馬騰在,十部軍士不能說與民秋毫無犯,但劫掠欺民的事情是真的少有發生,即便有人有想法,在馬超的虎頭湛金槍威懾下,也是有賊心沒賊膽的。
這麼做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百姓對他們過去聲名狼藉的外人有了一定的包容,而且各大世家也能與之友好共存。
這方面是馬騰出了大力的,好歹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多年來又是打著擁護漢廷的旗幟,世家們對他們的到來至少沒有表現出敵對。
當然了,三郡世家靠馬騰一個人也是壓不住的,這裡頭,有一個人,或者說一個家族出了很大的力氣,司馬郎為代表的司馬家。
司馬家的影響力,可不侷限於河內,整個司州都是一呼百應的存在。
事實上,如果不遭遇那個雨夜的屠府,司馬家的影響力在中原都是屈指可數的,畢竟門生故吏在那擺著呢。
“曹操厲害啊,這麼快就攻克了漢中。”
剛剛從溫縣出城返回懷縣的馬騰看著手中的戰報忍不住感慨,隨後又道:“如今呂軍在集中兵力平定烏桓,估計曹呂大戰最快也要在來年開春才能打響,龍先生以為這決戰之處會是在什麼地方?”
馬騰的身後,一個身穿褐色儒袍,濃眉掀鼻,黑麵短髯,樣貌醜陋的儒生騎著戰馬緊隨。
曹操竟然這麼快就攻克了陽平關,張衛腦子裡都是草嗎,秦嶺如此險峻,急切不可攻破,當防奇襲獸衝啊,竟然會中了火牛計,莽夫一個。
看來我不去漢中是明智的,張魯無心為戰,張衛又是一個蠢貨,縱是有才也未必能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