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 > 第二百一十五 我呂布何時需要向你這種貨色解釋?

第二百一十五 我呂布何時需要向你這種貨色解釋? (第1/3頁)

從小到大,在袁紹的呵護下,袁尚幾乎就沒有真正的見識過戰場是什麼樣子的。

哪怕是教訓最慘痛的官渡大敗,他也只是在一封接一封的戰報上窺測到北國大軍是怎麼一步步走向失敗的。

或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袁尚總是會有怯戰的心理,更多時候都是不願意開戰的。

但是,今天,不用審配和許攸來勸他,袁尚自己就知道,他該披堅執銳,騎著戰馬,帶著將士們去到前線跟袁譚血拼了。

因為河北四庭柱不復,軍中馬延等人威望還不足以支撐大軍士氣如虹,身為主帥的他,必須親臨戰場。

他在,才能讓將士們捨生忘死的去戰鬥。

此戰,關乎北國大業,勝了,北國之主的位置再無人可以撼動,只許勝,不許敗。

他走到兵鑭前,看著那柄象徵了北國權勢的寶劍,這是袁紹的佩劍,他雙手恭敬的取下,凝神注目,“父親在天之靈,請護佑孩兒旗開得勝。”

我的老天,你是怎麼有臉說出這種話來的,真要是老主公還活著,也能生生被你給氣死啊,許攸在心裡吐了口痰,對袁尚的臉皮表示敬佩。

“主公,呂布率軍出寨了,袁譚的人也已經追出。”馬延快步進帳稟報最新情況。

袁尚點了點頭,沒再說話,而是將袁紹的佩劍系在了腰上,轉身後朝著轅門走去。

想要做保險的做法,當然是確認了呂布和袁譚的人廝殺在一起袁尚再出兵了。

但其實這一點也不現實。

畢竟呂營距離渡口還有三四十里地呢,正常情況下,袁譚的追兵肯定會趁他登船渡河的時候動手,那麼等斥候的快報送回來,估計天都亮了。

既然已經下定了決心,只要確認呂布帶兵離營,他就必須立刻率領兵馬殺向袁譚軍營,要知道負責外圍截殺袁譚敗兵的兩萬人在天黑時分就已經出發了,拖太久了恐生變故。

十萬大軍,如同潮水一般從三個大寨裡湧了出來,便是晚上看不清陣仗,光是那腳步聲和動靜,也足夠把數里外林子裡的夜梟都驚飛了。

陳兵於野、下寨對峙,時不時是會發生奇襲敵營的情況,但人數通常不敢太多,因為擔心動靜大了會被對方的斥候發現,反而跳入了對方的陷阱之中。

眼前這可是十萬大軍啊,動則如山崩地裂的陣仗,想要完全隱匿顯然是不可能的。

袁尚很清楚,大軍行進不到三分之一路程,袁譚就會知道他的動向。

即便如此,這其實也是能算得上奇襲二字的。

因為這裡頭涉及到了部隊調動耗時的問題,像他這次是有準備的梭哈,大軍整頓尚且花了兩天的時間。

袁譚呢,從他收到軍報到自己的部隊趕到,他的反應時間撐破天不會超過兩個時辰。

部隊披甲、執銳、弓弩箭矢分發、騎兵牽引列陣,兩個時辰的時間,能讓兩萬人做好迎戰準備就算他用兵如神了。

更何況,袁譚的部曲也不少,就算分了幾萬人去追殺剩下的人怎麼算都不會少過七萬數,這麼些人的大營,光是一道軍令的傳達都要花上半個時辰了,如果還想做到設伏,反擊這些操作,那得給足袁譚十天八天才辦得到。

這是袁尚的仰仗之一,還有一點至關重要,他堅信派出去追擊呂布的人一定是袁譚的精銳部隊。

要說袁譚軍中,最讓袁尚忌憚的,莫過於他的騎兵了。

雖然這次大戰前夕,他也讓袁熙提供了幾千戰馬武裝軍隊,問題是騎兵的訓練非一朝一夕的可以功成的。

官渡一戰,大戟士倒戈相向,騎兵多被擒殺就俘精銳折損殆盡。

反觀袁譚,他的騎兵儲存的很完整,而且,那支騎兵一支都是由文丑所統領的,戰力之強悍堪為北國翹楚。

如果不是堅信著這些騎兵都已經派了出去,袁尚是下不了這個決心的。

在這種全方面佔優的情況下,袁尚覺得自己沒有輸的可能。

若非如此,他也不至於敢親身領兵到前線指揮作戰。

“溫侯,時間差不多了,我們該去取袁尚的大營了。”

夜幕下的夏津曠野,一支四萬人的部曲混雜在一起,呂布的人和袁譚的人。

不過讓呂布沒有想到的是,來將是袁譚麾下大將韓莒,在彭城的時候聽文丑說起過此人,是他的副將,跟在身邊多年,論得帶兵還是個人勇猛,都是一號人物。

這樣的人袁譚竟然沒安排在大營打伏擊,而是派來給自己盯梢,這防範心真不是一般的強。

呂布點了點頭,隨後調轉馬頭開始朝著袁尚軍營方向前進。

這兩支隊伍為了掩人耳目,本就已經朝著反方向跑了二十多里地了,再折返回去,路程又遠了不少,不說這大半夜的殺到袁尚軍營已接近破曉,將士們也早是人困馬乏,呂布很乾脆的建議:

最新小說: 三國之霸楚大業 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誰接頭 大唐:開局擺地攤賣面膜 明末梟臣 非正常三國 燕鳴初啼 貪財不好 揚鋒漢起 西北三義士 穿越後撩完天師惹王爺 第一昏君 大秦:說書雪中,始皇給我打賞 爭霸:開局召喚許褚 皇后今日侍寢嗎 我爹是袁術?可我想當曹賊 娘娘拉仇恨的姿勢帥爆了 鵲踏枝 人在大唐,浪到飛起 燕不棄紅塵 固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