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酆都。
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一個身著勁裝,頭梳髮髻,揹著法劍的男子大搖大擺地走在大街上,他一雙賊溜溜的眼睛則是不安分的盯著人看,那樣子就彷彿是在尋找什麼目標一樣。
終於,當他看到一個迎面走來的書生時候,眼前不禁為之一亮,三步並作兩步地跑上前去,將那書生攔住,語重心長地道:“公子,我見你印堂發黑,妖氣環繞,恐怕是最近遇見了什麼妖怪,再如此下去,恐怕會有災禍臨頭啊,但是你不用愁,今日既然遇見我葉知秋了,那麼必定為你除妖解難。”
對面書生微微皺了皺眉頭,冷哼道:“我明明好好的,哪裡會碰到什麼妖魔邪祟,你這騙徒病的不輕!”
葉知秋一個勁的點頭道:“我有一身道法在身,倒不會被邪氣入體,倒是你身體孱弱,如果身上盤踞的這股妖氣不及時化解,倒是的確會大病一場的。”
說著他又從懷裡掏出一銅製的小算盤,噼裡啪啦一頓撥動後,理清了賬目之後道:“我算一下,那鬼魂應該是在厲鬼級別,對付他的話,要動用兩張符篆,再加上勞務費的話,我就收你三兩銀子,三兩銀子便能消災解難,怎麼樣,很划算吧。”
葉知秋用滿是期待的眼神,看著面前的這位書生。
“哼,少在這裡招搖撞騙了。”那書生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頭也不回地就揚長而去了。
“不聽道人眼,吃虧可是會在眼前的。”葉知秋搖了搖頭道,但是他卻並未放棄,一路向又陸續向很多人介紹了自己的除妖生意,但是結果無一例外地卻都是被冷言拒絕了。
畢竟這世上之人,大多都喜歡聽自己好的一面訊息,誰又會相信自己被妖魔纏身,災禍臨頭呢?
在葉知秋看來,人的一生就要逍遙快活自在逍遙,只是一切都建立在錢財的基礎之上,修煉道法賺不到錢怎麼成?
……
…….
正在他為沒有生意而發愁的時候,在前方不遠處,卻是走來了一老一少兩個和尚。
老和尚身著一塵不染的白色僧衣,外罩鑲金邊的紅色袈裟,慈眉善目,整個人的身上都是散發出一種佛性的光輝,而他的手中則持著一柄禪杖,在杖柄的末端刻著“白雲”兩個字。
而在他身邊的小和尚,約莫二十三四的年歲,亦步亦趨地跟在師傅身後,一雙眼中卻是泛著靈動的神采。
“咦,這不是白雲禪師嘛?”看到那老和尚,葉知秋忍不住叫道。
那名正在趕路的老和尚,在聽聞話語聲之後,循著目光也看向了葉知秋,有些訝異地說道:“閣下是?”
“在下是崑崙派弟子葉知秋,見過白雲禪師。”葉知秋看了看他身旁的小和尚,又對老和尚拱了拱手,自我介紹道。
雖然對方不認識自己,但是白雲禪師作為白雲寺的主持,參悟精神佛法的高僧,卻是在佛法兩界都是德高望重,盛名斐然,就連葉知秋這道家弟子,對於白雲禪師的名號也是如雷貫耳的。
“原來是道門弟子,失敬失敬。”白雲禪師單手一豎,向葉知秋點點頭道。
佛道兩家各有傳承,在某些年代也有過紛爭,但是歸根結底卻都是普渡世人,勸人向善的,所以佛門和道家之間還是保持著一種友好氛圍的。
葉知秋也恭敬地還了一禮,懷著崇敬的心情,在與白雲禪師攀談了幾句之後,卻是有些好奇地道:“白雲禪師平日裡為了研修佛法,常年在白雲寺,今日為何回來到這京城之地啊。”
白雲禪師還未開口,他身邊的十方小和尚卻是接過了話頭道:“我和師傅此來京城,是為了一部失傳已久的佛家經書秘典而來的。”
“失傳的佛家經書秘典,難怪連白雲禪師也會為之意動了。”葉知秋聞言後,眼神中流露出了一絲恍然之色。
不像是自己一樣愛慕錢財,白雲禪師無慾無求,一心一意的研修佛法,常伴金佛,唸經誦佛,常年都是身在白雲寺,如果說這世上有什麼東西能夠讓他也為之意動的話,恐怕就只有這與佛法相關之事了。
“葉道長此來京城,恐怕也是有要事吧?”白雲禪師問道。
“嘿嘿,在下前來受一個神秘人的委託,正準備前往此處的城隍廟。”葉知秋訕笑著道。
“你也去城隍?”十方小和尚睜大眼睛道:“恰好,我們也正要往城隍趕去呢。”
葉知秋也是微微一愣,等到反應過來後,旋即說道:“那敢情正巧,我們剛好可以結伴而行。”
……
……
都是要前往城隍,這倒是很巧,於是乎三人結伴而行,不多會兒的時間,穿過了幾條巷弄,來到了京城的城隍。
遠遠地看去,城隍廟中竟然是聚集著很多的人,他們的有人身著道袍,也有穿著藏地密宗服飾之人,更有身披僧衣袈裟的,粗略一瞧,竟然是有著近三十多人,濟濟一堂,差不多是將整個城隍都給擠滿了。
見此情形,葉知秋和白雲禪師不由得是面面相覷,一同加快腳下的步伐,來到了城隍之中。
很快,兩人驚奇地發現,聚集在這城隍廟中大多都是佛門和道家中人,而且在這其中,還有不少人是他們所認識的,心下不由得略感驚異。
不止是他們,就連到場之人也是倍感詫異,彼此詢問交流著,最後他們得出了一個共同的結論,是有人特意地將他們召集到了此處!
當葉知秋身子如同泥鰍一樣,靈活地鑽進到人群,擠進了前排的時候,終於是看到了那個將所有人聚集到此處的中年男子,眼大如銅鈴,鐵面虯髯,面色泛紅,略顯兇惡的模樣如同是鬼煞一樣,他整個人身上更是散發出一種說不出來的氣勢。
“是你將我們召集此處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