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海山依舊是一副農民的扮相,而且他一上臺說話時的節奏還有肢體語言直接就讓現場觀眾樂了起來。
不僅僅現場觀眾,就是電視機前的不少人也都樂了起來。
這就是喜劇宗師。
就他哪怕不講話,就往那這麼一站就直接讓不少的人樂了起來。
而這小品先是透過郭海山算介紹了背景,同時只聽得他繼續說著臺詞。
“太好了!正愁沒人教,天上掉下個粘豆包!大家注意,一會兒教練到了,我們一定要坐有個坐樣、站有個站樣,好,講文明、懂禮貌、虛心學、讓他教,他說咋著就咋著,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榨乾他身上所有的藝術細胞,記著沒?”
這一句臺詞讓不少的人更樂了。
如果說其它人說這臺詞可能不可樂,但郭海山說著‘藝術細胞’那真的是不樂都不行。
“我了個去,這是林星?這打扮還真的有一種復古的時尚啊。”
“好傢伙,你還別說,現在的林星演這麼一個復古的時尚大師還真像。”
“你看這穿的西褲花襯衫還包著一個綢子,尤其是這麼一扭一扭的,真的是讓人眼前一亮啊。”
……
林星飾演的林師傅就直接上場了。
可以這麼說,他飾演的是一位時尚的教練,至於郭海山飾演的是勞動隊長。
兩個人可以說見面之後就開始形成了意見上的不統一。
“林師傅,我覺得貓走不走直線,完全取決於耗子。你看,耗子如果拐彎了,貓還走直線,你說的是不是瞎貓走直線。”
“我們探討的不是瞎貓的問題。”
“探討什麼?”
“我們探討的是走直線的問題。”
“報告林師傅,走直線你就不要和勞模探討了,他們一年四季天天走直線,從種到收,天天地壟溝,走歪了,他踩苗啊。”
“這怎麼又扯到種地上去了呢?”
“跟種地有關係嘛。”
“有什麼關係啊?”
……
好傢伙。
誰也沒有想到這郭海山最後一個小品竟然開始上價值了,而且討論的彷彿是兩種理念的碰撞。
可怎麼說呢??
就是他並不是普通的上價值,就是這種討論是屬於是理念,就是農民和時尚之間的反差。
更關鍵的是什麼呢??
就是演員演的好。
完完全全的不尬。
“我了個去,笑死我了。”
“這就是郭海山啊,這小品節奏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