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李玉龍、重力彈指、子曰取義、娶妻等的打賞,以及飛丫飛到疼得萬幣厚賜,實在想不到還能得到這麼多的支援,南草汗顏,第400章獻上,聊表謝意!)
軍營連綿,中軍大帳,李恆威率領眾將接令。
這一道號令來得極快,卻是動用了金玉雕,從空中來。此鳥一向珍奇,豢養於大內,等閒不會飛。也只有當下的時局,內閣才會動用金玉雕來傳遞指令,若走地面,即使驛站快馬,換人換馬,日夜兼程,從京城來到這邊也得好些時日才行。
宣讀指令的是監軍曹子圖。
他早已上書彈劾李恆威假傳聖旨之事,但計算起來,那封奏章只怕還沒有到京城。
“即日起,鎮國大將軍當親率大軍入雍州,追擊石破軍,務必橫掃叛逆,收復雍、蠻二地……”
曹子圖獨特的聲音在賬內迴盪著,帶著一絲掩飾不住的興奮之意。因為大捷後,他曾提議要李恆威拔營,全軍追殺。只是李恆威並未採納,僅派遣部將蔣震追擊,這結果讓曹子圖甚為不爽。
現在好了,內閣的指令下來,與他曹某人不謀而合,也就表明他是對的,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第二,新科狀元、涇縣縣令陳道遠擅離管轄之地,逃亡雍州,著大將軍入境後,將其拿下,押送返京,聽候審訊……”
曹子圖當然知道陳道遠何許人也,想當年,此子入京考會試,名聲尚且不顯,但在金鑾殿上,皇帝欽命,三元及第,金榜題名,一下子名動京城,無數人都以為他將會有一個錦繡前程,飛黃騰達,指日可待。卻沒想到,皇帝又下旨意,把他打發到涇縣當縣令去了,這一出,讓眾人大跌眼鏡。
外放為官,絕不是狀元郎的正常待遇,歷朝歷代,一甲進士都是直接進翰林院去,養得幾年,只要不出差錯,很快會得到重用。相比之下,當個區區七品縣令,簡直是下放到基層了,更何況,還是回到揚州去當官,簡直是架在火上燒。
沒有人知道皇帝究竟是個什麼想法,也無人敢問。對於陳道遠的境況,有幸災樂禍者,有感懷嘆息者,也有疑惑不解者……
但陳道遠的前程,終是因此而毀。
對於朝野輿論風向,曹子圖多少有所瞭解,當陳道遠被押送回京,只怕不可能再活著離開。
不過也罷,也就是個略有些才華的讀書人,這樣的人,王朝並不少見,譬如流星,一閃即墨。
讀完指令,曹子圖把帛布交給李恆威,淡然道:“大將軍,下令拔營吧。”
李恆威緩緩道:“收復雍州,蔣震足矣。”
曹子圖眉毛一挑,喝道:“你敢抗令?”
李恆威道:“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曹子圖笑聲尖厲,指著李恆威:“李恆威,你擁兵自重,逗留在此,難道你也想造反?”
此話一出,滿營皆驚,氣氛都不禁有些窒息。
李恆威望著曹子圖,一字字道:“曹監軍,此話豈是輕易能說的?”
曹子圖嗤嗤冷笑:“我只問你,聽不聽令?”
李恆威默然不語,忽然嘆息一聲,接過帛布:“李恆威接令。”
說出這句話後,整個人像老了許多,意興蕭索,似乎連背,都有些駝了下去。
……
“公子,陸家曾派人到武平縣,要陸清遠回去。”
今日,連綿數天的秋雨終於停歇,陰雲消散,陽光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