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百果餡研究小分隊的隊員們再次在下午齊聚黃記後廚,重啟百果餡的研究。
甚至還新增了一位隊員一一鄭達。
鄭達在聽說他的思路沒有錯,只不過他懶得接著往下研究沒有更深入,所以只能算半途而廢后,悔得大半夜沒睡著覺,第2天頂著黑眼圈來黃記時就表示他也要加入百果餡研究小分隊。
前面的進度一直沒跟上,這次他一定跟上!
在鄭達的帶領下,百果餡的研究可謂是一日千里。
如果說之前是策馬奔騰的話,現在是直接坐上飛機,上科技了。
幾乎每天,黃記後廚裡都飄蕩著百果餡的香味。黃記後廚的廚師們,也從最開始的聞百果餡香味色變,變成了如今的沉醉。
現在不光百果餡的味道變得好吃了,就連香味也變得好聞了。
原本是甜膩,是地獄,是炸裂,是聞了就兩股戰戰幾欲先走。不想吃的打死都不想嘗,悍不畏死的爭先恐後的去搶,邊吃還要邊對比,評選哪一次的湯糰才是最難吃的。
現在沒有這個煩惱了。
全部都好吃。
當冬瓜糖成為絕對的主角後,標準答案就有了。只要控制好甜度百果餡就不會難吃,後續的微調只會決定有多好吃和朝著哪個方向好吃。
而當百果餡開始變得好吃後,難度也隨之而來。
該怎麼讓已經好吃的百果餡變得更好吃成為了一大難題。
鄭思源和鄭達父子倆險些為了百果餡在廚房裡反目成仇,兩個人誰也不能說服對方。父有父的想法,子有子的思路,互相都沒有辦法證明對方是錯的,也沒有辦法證明自己是對的。
兩個人還都是種,非要試自己的方法,讓譚維安夾在這兩尊大神中間左右為難。
一會兒表示老鄭師傅寶刀未老,這個想法肯定沒什麼問題。
一會兒又支援小鄭師傅想法不錯,這個思路做出來的百果餡肯定會更好吃。
你要問譚維安有什麼思路,譚維安只能說他完全沒有思路。
他能有什麼思路啊,他是這個百果餡研究小分隊裡最混的混子。
一開始譚維安以為秦淮和鄭思源把他抓進來是用來試吃的,結果吃了幾天後發現試吃都輪不上他。
黃記後廚裡的變態一個賽一個多,秦淮家裡還有一個更變態的,都是試吃的好手。
後來譚維安以為鄭思源和秦淮是把他抓進來當幫工幫忙的,他還挺高興,這麼多廚師不抓別人就抓他,說明小秦師傅和小鄭師傅很看好他。
結果幫工當了一段時間,秦淮移情別戀愛上別的點心,小分隊解散了。
就在譚維安以為這個小分隊已經成為歷史的時候,小分隊又重組了,他甚至還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一一貢獻了周師傅的方子。
這個方子很重要,這個方子奠定了百果餡配料的大基調。
歷時這麼久,混來混去,譚維安發現他其實還是那個混子,只不過他是一個家世良好,自帶裝備的混子。
現在兩個大佬神仙打架,混子怎麼敢發言呢,混子只能接著混呀。
這個時候可能就有人要問了,譚維安是混子,秦淮不是啊。鄭思源和鄭達為了百果餡都快打起來了,秦淮就一點反應都沒有嗎?
有。
他在邊上邊炒肉餡邊強勢圍觀。
和他一起圍觀的還有黃勝利,和為了八卦悍不畏死的董仕。
黃勝利是圍觀的最積極的。
在鄭達那張笨嘴說不出個所以然,但是仗著自己廚藝比鄭思源好,做出來的百果餡總是比鄭思源強,理論考試分不高但是實操滿分,所以能和兒子爭個五五開的時候,黃勝利都聽得特別認真,恨不得拿支錄音筆給他們錄下來。
比如現在。
「爸,放棄你的瓜子仁吧。瓜子仁雖然很大眾,但是太普通,如果百果餡要以瓜子仁為主要輔料的話,那為什麼要做百果餡?直接做瓜子仁餡就行了,瓜子仁餡的點心這麼多不差百果餡這一樣。」
「瓜子仁和花生搭配在一起,你不覺得有很多點心的名字已經開始在你腦海中浮現了嗎?如果我們用這麼多複雜的材料,花了這麼多繁瑣的步驟,就為了做凸顯瓜子仁和花生味的百果餡湯糰,那為什麼不做其他更簡單的點心呢?它們也一樣是好吃的瓜子仁花生味點心。」
「我覺得你這種做法是討巧的保守的做法,爸你現在就是想快速做出好吃的百果餡湯糰,所以挑了你最擅長的搭配來做。」
面對鄭思源強勢的進攻,鄭達只有一句話回擊:「我做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