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都沒注意到的是,在屋子被眾人拉著問東問西的屈靜,在屈獵戶說最後一句話的時候稍稍抬頭,眼睛朝門外看了一眼。
接下來的幾天,屈靜和屈獵戶的日子都很平淡。
知道屈靜不傻也不啞後,屈獵戶就更放心屈靜小孩在家裡待著了,讓屈靜白天就去村裡找小朋友們玩。
屈靜又不是真的小孩,對和小朋友們玩沒有任何興趣,只喜歡待在家裡玩木雕。倒是村裡的小孩對屈靜很有興趣,因為她有錢,兜裡總是能掏出紅薯、玉米。
腦子稍微活一點的小孩每天挖完野菜就揹著揹簍找屈靜換紅薯,膽子大點的甚至直接偷自家菜地裡的菜換。
秦淮在屈靜身邊看她換了兩天菜,覺得屈靜也就是渡劫早了,這要是晚三十年絕對是年代致富文。
終於在屈靜換菜換到第5天,秦淮遠遠的看到揹著揹簍的小孩揹簍裡的菜,就知道值幾個紅薯的時候,村長帶著他打聽到的好訊息來了。
去省城的路村長已經打聽好了,村裡很窮沒有牛車,但是可以坐驢車坐到縣裡,縣裡很窮沒有汽車但是可以坐牛車坐到省城。
一路上風餐露宿,糧食自帶。屈獵戶是獵戶出身,有槍有刀還有弓箭,不用擔心路遇劫匪。村長已經打點好了,屈獵戶和屈靜都不用出路費,同行的人都覺得有獵戶在非常有安全感,來回的路費都不用出,價效比極高。
明天早上出發,路途比較久可能要走十來天。村長知道屈獵戶是個不會做飯的,所以提前幫他備好了餅子和煮熟的雞蛋,只收兩成的加工費,支援上門自取報酬。
屈獵戶表示無所謂,還多送了村長兩張兔皮。喜得村長當即表示回去就多煮3個雞蛋,讓屈靜路上多吃點,瞧給孩子瘦的,要多補充營養。
就這樣,屈靜和屈獵戶風塵僕僕地出發了。
屈獵戶秉承著窮家富路的理念,大洋、法幣、銅錢、小黃魚全都貼身帶上,兩大包乾糧是村長老婆準備的,雞蛋足足有二十多個,還有皮質的裝水的袋子和幾張拼接皮子。
屈獵戶原本想把虎皮也帶上,但是虎皮還是太張揚,兩三個劫匪他打得過,十來個就不一定了。這次去省城看病得離開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屈獵戶家中值錢的東西全都收拾裝箱,放進地窖裡藏起來。
糧食放在村長家,養的幾隻獵犬也拜託給村長照顧。
路上的過程很無聊。
無論是驢車還是牛車,速度都不算快,而且牲口得休息,走走停停。真的比較起來,這種趕路模式也就比陳惠紅逃荒時靠兩隻腳走快一點。
要不是在休息的時候能快進,秦淮都覺得自己會被這一段趕路無聊死。
快進是秦淮對時間流逝的形容詞。
這種經歷秦淮在看羅君的最後一段記憶的時候就有。在羅君守在柳桃的墓前的那幾年,秦淮就像是一個看電影的旁觀者,看著太陽東昇西落時間快速流逝,幾年的時間感覺一晃眼,一個小時不到幾十分鐘就過去了。
趕路的時候也同樣如此,屈靜大部分時間都不說話,只有屈獵戶問他渴不渴餓不餓,要不要吃東西的時候才會有所回應。加上屈獵戶又是要去省城醫院的,同行路上好幾個不明所以的乘客以為屈靜病入膏肓要死了,連忙把牛車上最好的位置讓給屈靜,讓孩子能半躺著就別坐著。
直到牛車駛入省城,秦淮才覺得感受到了一點現代的氣息。
趕車人一路把屈獵戶和屈靜送到了醫院門口,告訴屈獵戶自己落腳的地方和返回的時間,如果趕不上回程也要和自己說一聲。
屈獵戶進了省城明顯有些緊張,獵槍用布裹著背在身上,牽著屈靜像無頭蒼蠅一樣在醫院門口亂轉。
這也不能怪屈獵戶,他不識字。
所幸屈獵戶背上揹著的用布包著的獵槍很矚目,醫院門口的治安一眼就認出來了。
大家對於一個鄉下的獵戶揹著獵槍進城的行為接受良好。現在正是混亂的時期,很多窩在鄉下的資訊閉塞的農民甚至搞不清楚仗究竟有沒有打完,縣長是跑了、死了、還是換了,山裡還有沒剿完的匪,帶點防身的東西趕路簡直不要太正常。
得知屈獵戶是帶孫女進城看病的,治安告訴屈獵戶槍不能帶進醫院,得放在外面保管,帶他先去換錢,再領著他去掛號。
屈獵戶見對方的槍比自己好,乖乖聽話。
在屈獵戶把身上的法幣、銅錢、大洋全都換成了現在用的貨幣後,他緊張地牽著屈靜掛號,找醫生看病。
結果自然是無果,什麼都沒查出來。
這年頭檢查的方式有限,屈靜本來就不是人沒病,檢查的時候秦淮還有點擔心會不會查出屈靜連人都不是,結果是他想多了。
醫生非常感動一個鄉下的獵戶居然會因為疑神疑鬼帶孫女特意進省城檢查,幫屈獵戶把號退了讓他省點錢,就給屈靜開了二兩不要錢的黃豆當營養品,回家吃點黃豆補充營養,叮囑屈獵戶不要疑神疑鬼,要是真的擔心孩子有病就給孩子吃點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