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意將自己得女兒奉獻出來的,其雖然可能看中的是,太子的尊貴,將來的可以做外戚。
但這也是一種對於太子變相的支援,若是將自己的女兒塞到了太子宮去。
不用想,這個人皆會被打上太子一黨的標籤的,這個標籤,他想要摘下來,都是不可能摘下來的。
固此,對於支援自己的人,還是不能太過於苛刻。
然劉榮又不傻,當然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即便是真的,對自己的支持者,很有意見,那也不能表露出來,人家整日為你搖旗吶喊,要的終究不過就是富貴這兩個字嘛。
不能令其做高官,但令其富貴還不是很簡單嘛。
華夏的歷史之上,的確是存在對自己的支持者很反感,甚至是厭惡至極的皇帝的。
隋煬帝楊廣,便是這樣的人,隋朝,本來就是在關隴世家的支援下建立起來的。
而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卻是想要一句的剷除世家,當然,世家的存在,的確是嚴重的威脅到了皇權的統治,且不僅如此,對於底層的百姓亦沒有什麼好處。
簡直就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楊廣有這樣的想法,也是對的,只不過是,他是過於操之過急了,本來,應該用好幾代人才能做好的事,其卻是非在數年之中解決。
最終的結果便是,隋朝如秦朝一般二世亡國,楊廣更是被黑成了個,弒父殺兄,還奪父之妻,兄之妻的大淫,棍……
為了改變一直要重用外戚的這一惡習,當初劉榮便求得老爹答應了行科舉之事,便是為漢家之後官吏制度的改革,做準備,打前站的。
將來,只有透過科舉考出來的舉子,才能有資格出任官吏,當然想要實現,透過科舉的方法,將漢家從上到下的官吏做一次大換血,定是會有非常大的阻力的,或許,數十年之後,才有可能實現,但,劉榮已然堅定了自己內心的想法。
或許會有人說,考試並不是平判一個人適不適合為官的最準確的方法。
但是,考試可以說是所有的方法之中,相對而言,最公平的方法了。
若不然,我大天朝也不會有什麼所謂的高考了,然即便是那些崇洋媚外的嘴炮黨整天吹捧的,什麼的國外的空氣更香甜,國外的月亮更加圓的舔狗們,整日所吹捧的不用透過像應試教育這樣的考試,便能去上學的那些外國好學校,那本質上還是有非常嚴格的入學考試的。
固此而言,考試嘛,還是很公平的!!
…………………………………………………………………………
按照老太太的說法,此時在長樂宮的偏殿之中,便是有一大批的秀女在那,等著劉榮前去選秀。
如今人人都想著自己家的女兒,能被太子選中,從此位列後宮,成為皇親國戚。
但劉榮卻心知,這些徹侯公家之家,尤其是徹侯家的女人,一個都不可能被選入。
當然了,薄皇后除外,那是薄姬親自給安排的,漢家的太后,一向都是這樣的豪橫,身為大孝子的文帝劉恆,沒有阻止,這事,也就這樣了。
出言對太后不忿,在漢家而言是不允許出現的,固此,在有些時候,漢家的太后,似乎是比天子做起事來,更加方便的多。
更是不用擔心天下人是怎麼看的…………
但當初薄家為發跡之前,那也不是貴族呀,也只是一平常之百姓。
固此,劉榮也瞭解,這個選秀的基本準則的。
漢家的太子,除了太子妃的冊立上是沒有發言權的,但在秀女姬妾的選擇之上,還是很自由的。
劉榮的老爹還是太子之時,便時常跑到了宮外去,甚至還曾偷偷出過關中之地,其可是沒少往長安帶女人回來。
而歷史上的劉彘,也是不逞多讓,時常冒充自己的姐夫平陽侯曹時,跑到宮外肆意妄為,像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李夫人以及鉤弋夫人,其皆都是出身普通平民之家。
固此,只要遵循,不選貴族之女,劉榮基本上可以說是看上哪個就可以選哪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