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此事,劉榮便是有些摸透了這韓奕的想法。
此人看上去雖是比上次那匈奴正使聰明一些,不至於那麼愛顯擺,但是其內心還是對他目前這匈奴貴族的身份,還是十分的在意的。
當然在劉榮看來,這韓奕會如此,也是正常的。
也不知為何,華夏曆朝歷代中,從來都不缺乏,這些個心甘情願,鐵了心想要做漢奸的人。
明末之時,晉商們,為了那點蠅頭小利,便是想方設法的將整個明王朝給賣了。
當然,明朝最後的滅亡和明朝的那一群不像話的皇帝也是有著莫大的關係的……………………
如果沒記錯的話,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漢奸二鬼子人數能夠超過倭國的,也只有我………………
這種問題的出現,定然是出現這個民族的文化傳承之上,然今日,劉榮在這韓奕的身上,卻是找出來了一絲這些問題的根源所在。
然從韓奕的打扮之上,劉榮便是發現,此人還是個十分愛慕虛榮之人。
頭髮綁成一個又一個的辮子,耳朵上,更是帶著各式各樣的耳環,就連鬍子,都不知是用什麼東西給紮了起來。這是標準的匈奴人打扮。
然其身上卻是傳了一身錦緞所制之長袍。
固此,在劉榮想來此時匈奴上層的享樂之風已然抬頭。
當初隨著和親的隊伍到了匈奴之地,中行說能夠得到老上單于的寵信,也是有原因的。
隨著公主,和親至匈奴的侍從宦官多的是,而其一人能瘦單于寵信,可不只是因為是善於逢迎主上。
而是中行說,點破了漢朝正在積極推行的新得由賈誼所提出來的對外政策——三表五餌。即&德戰&:&以厚德懷服四夷&,輔以&三表、五餌&之術。便是用各種各樣匈奴沒有的“美好的”東西,誘惑匈奴人。
賈誼認為,只要實行他的&三表&、&五餌&的策略,到時,匈奴人便會盡皆一心想要到漢朝來,從而孤立匈奴單于,並進而降服單于。
這種用軟刀子的方法,當然是上上之策。
只不過中間出了中行說這麼個意外。
中行說是當時跟老上單于說的:‘匈奴人眾不及漢便之一郡也,然所以強者,以衣食異,無仰於漢也。
今單于變俗好漢物,漢物不過什二,則匈奴盡歸於漢矣。其得漢繒絮,以馳草棘中,衣袴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得漢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之便美也’。
老上單于自然不是傻子,在聽聞此言之後,當然是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如此一來,要不了多久,自己可是要成了孤家寡人了。
固此,老上單于便在中行說的諫言之下,在匈奴自上至下,來了一次“整風運動”,嚴禁任何人,穿漢服,用漢物。
要說起,對外政策而言,漢朝的對外政策,幾乎完全是靠對外戰爭的形式來。
終劉彘一朝,皆是如此,三次大戰,先是奪回了河西之地,後又幹掉了匈奴主力,但缺也並未真正徹底的解決匈奴邊患問題。
…………………………………………………………………………
而隋朝的對外政策,比起漢朝來要做的好的多。
北周在滅北齊,楊堅篡北周位,登基稱帝。北方完成東西統一,隋朝完成內部整合。於是,接下來的目標當然就是南朝陳這個小朝廷了。
而草原政權是否漢化的一個顯著標志,就是看它修不修長城。北魏一直是朝著漢化的方向不斷發展的,因為它已經在北邊建軍鎮、修長城了。北魏修長城,防的是草原柔然。
自北魏稱雄以來,柔然就一直對中原虎視眈眈,因為柔然騎兵也想跨越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