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得到時參奏劉武之奏疏,便要堆得像山一樣高…………
如此,到了司馬門外,劉武才下得車駕,與劉榮一道往未央宮去拜見天子。
一入麒麟殿中,待兩人一行禮,天子劉啟便起身,行至劉武之近前言道:“快快免禮,朕多時不見梁王,可是對梁王甚是想念。
前些時日朕收到奏報梁國告急,然朕之手中已無兵可調之,朕曾下詔命太尉救之,然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朕亦無能為力矣”。
果不其然,天子劉啟仍是保持了自己的一貫作風——甩鍋!有意無意之間便把不馳援梁國的鍋甩到了周亞夫身上。
劉榮也是無奈,在如此之天子手下為臣,隨時都要做好準備當背鍋俠……
一言道平叛之事,劉武便立即開始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向天子劉啟講述自己在平叛抵禦吳楚叛軍之時的艱辛。
“吳楚數日猛攻睢陽,睢陽城險些被攻破,然臣弟怎會不知梁國之後,便是關中,若叛軍破梁而入關中,長安便危矣。
固此,臣弟每每想起陛下與母親,便是寧死也不可令吳楚攻破梁國,然我梁軍寡不敵眾,臣弟只得親率士卒與叛軍激戰,才保梁國不失之”。
一旁的劉榮哪裡不知,吳楚猛攻梁國,讓梁王劉武支撐下來的哪兒裡是他老孃與兄長,只會是那其欲求得知之皇太弟!
劉榮一看老爹,只見老爹此時已是“熱淚盈眶”,嘆息道:“梁王之功,朕怎會不知,不日,朕便賞賜之!”。
聞天子劉啟此言,劉武心中可是欣喜若狂。
看來這皇太弟還是寡人的!
當即,天子劉啟便又對劉武說道:“朕今日還未到太后處問安,梁王同朕一同前去如何?”。
“臣弟敢不從命”。
如此,天子劉啟便伸手拉起劉武往長樂宮長信殿而去……
麒麟殿中,只剩下全程插不進一句話的劉榮,只見劉榮腦門上擠出一條黑線道:“看來我的演技比起老爹來還是要遜色太多………………”。
兩人一入長信殿,竇太后便聽出到此而來之人為何人,猛的從床榻之上起身道:“可是阿武來了”。
劉武當即一拱手,笑道:“娘,是兒子來了,是兒子來了”。
竇太后忙不迭的伸出手便拉住了梁王劉武之手,兩人四手緊握,只聽竇太后言道:“哀家聽聞,吳楚曾進攻梁國,我兒可還好”。
聽到老孃問起,劉武便是添油加醋的將適才與天子劉啟說的一通話,又對竇太后其說了一遍。
聞言,太后竇漪房更是與劉武相擁而泣,言道:“當真是苦了我兒矣”。
過了一陣,待兩人情緒稍定,天子劉啟開口道:“母親,朕欲設宴以慶賀梁王入京,母親以為如何?”。
竇漪房聞言,自然大喜之,“陛下此言大善,今夜便在宮中設宴!”。
如此,天子劉啟便將王仡召至身旁,言道:“速去傳詔,今夜在未央宮中設宴,令少府速速準備。
再去令三公九卿之臣,今夜皆到未央宮中”。
天子劉啟說完,只見竇太后又說道:“阿武多時不來長安,不若將後宮中之妃嬪皇子一同召來,陛下以為如何?”。
劉啟呵呵一笑::“那便依母親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