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之言可是令天子劉啟與劉德兩人當場側目而視之。
天子劉啟也是一愣神,沒想到這小子竟敢如此直言相告……
“豎子爾敢如此言之!梁王乃是朕之手足兄弟,爾等之王叔,更是此次平定吳楚叛亂之大功者!怎能令你詆譭之!”。
見到老爹“震怒”,劉榮忙不迭的叩頭,言道:“父皇命兒子言之,兒子自然要以實言相告,不敢有所藏私。
若是父皇以為兒子所言有誤,還望父皇懲處!”。
原在劉榮身旁跪坐的劉德,見到父皇轉眼之間便臉色大便,亦是忙跪地道:“父皇,大兄絕無詆譭梁王叔之意,還望父皇恕罪”。
天子劉啟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兩個兒子,一聲呵斥道:“住口!退下!”。
劉榮是一行禮便轉身而走,劉德原還想為劉榮求情,卻見劉榮竟先跑了,只得也朝老爹行了個禮,出殿而去。
在劉德看來,大兄此次觸怒父皇,定是滿臉驚慌之神色,正要上前安慰之,卻不想跑到劉榮近前,竟見劉榮是面不改色。
劉榮看到一旁之劉德如此慌張,便笑道:“二弟如此慌張作甚?”。
“大兄,難道就不怕父皇懲處?”,劉榮的淡定儼然超出了劉德的想象。
“無妨無妨,二弟定還未用晚膳吧,為兄亦未用之,不若到我寢宮之中一同食之?”。
言畢,也不等劉德有所反應,拉起劉德便往下臺階而去…………
劉榮敢如此說,自然是看透了老爹的想法,老爹親自問之,不論心中答案為何,都要說出來,若是模稜兩可,說的似是而非定會遭老爹之不喜。
且在劉榮看來,老爹怎會不知道梁王何意?
如此還不如直言相告!
兩人走後,麒麟殿中只剩下天子劉啟立於殿中,不過片刻,劉啟竟在殿中放聲大笑。
看來朕未看錯人!
聽道天子大笑,站在大殿兩側的宮婢,心中皆是疑道“陛下這是怎麼了?”。
……………………………………………………………………
不過數日,梁王劉武的車駕,便到了內史京畿之地,按條陳,劉武當在此派人入長安請奏天子之後,得天子准許之後,才可入長安。
一接到梁王之奏報,王仡便向天子劉啟問道:“陛下樑王已至內史之地,上奏請入長安,按慣例當有使者出長安接引梁王車駕,此次不知派何人去為好?”。
前幾日那謁者便是因奏梁王之事,觸怒了天子,如今又向天子稟報梁王之事,自然是要萬分小心……
天子劉啟聞言,一陣思索後,言道:“你前去傳詔,令劉榮明日清晨出長安去接引劉武,告知劉榮,梁王之車駕亦可隨其入長安”。
“諾”,言畢王仡便轉身出殿,往劉榮寢宮而去。
而此次劉榮並未再到宮外去之,卻是在寢宮之外練劍,自平叛伊始,因心憂戰事,劉榮近兩月未練劍。
此時諸事已平,便提起長劍,在殿外舞之。
王仡行至此時,劉榮正舞的盡興,提劍轉身之際卻見到王仡到此,立即便停了下來。
將長劍收入劍鞘,接過王聲遞過來之絹布一擦汗,便言道:“不知王公到此何事?”。
王仡笑道:“殿下,陛下有詔,明日清晨命您出長安接引梁王入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