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濞見之,自然是大喜,有如此大軍,便有了與漢廷叫板的資格。
當日,便於廣陵軍營中檢閱吳國之軍!
望著將臺之下所站立的黑壓壓更是一眼望不到頭的大軍,劉濞此時是心潮澎湃。
拔出腰間長劍,直至蒼穹,劉濞言道:“今日寡人便要令爾等起兵清君側,以安天下!”。
此時聽見下站之將士,亦是舉起手中所持之長劍、長戈、弓弩,齊聲喊道:“大王萬年!大王萬年!”。
眼看精心策劃四十餘年之事,終於要功成了,此時的劉濞可謂是志得意滿。
劉啟你給寡人等著,寡人必斬下你之頭顱以祭寡人之子。
便在當日,劉濞於廣陵起兵謀反,領兵北進。
更是命應高派數批人,將此前所撰寫之討賊檄文傳便天下各諸侯王處!
頓時整個漢家天下便被這討賊檄文炸開了鍋…………
而楚王劉戊當即便響應劉濞之檄文,於翌日於彭城領兵與吳軍會師,一路浩浩蕩蕩的攻城略地,直撲梁國而去!
膠西王劉卬絕非善類,聽聞吳楚已反,立時便命人將朝廷所派之中尉斬殺,得掌軍權之候後,立即領兵直入膠西、淄川兩國,助劉雄與劉賢誅滅漢臣並連兵西進。
而齊地其餘諸王,聽聞訊息還未反應過來之時,天子所派之中尉便當即出天子之密召,直接抓住了諸侯國之軍權,令其諸王想造反也不可成之。
劉卬見此,只怕腹背受敵,當即便領著兩個小弟之兵西進往河間國而去!欲好過膠西而與吳楚會師。
河間王見劉卬大軍朝自己撲來,差點嚇得當場暈過去,急忙派人去求其兄長趙王劉遂庇護。
劉遂早有起兵響應之心,但西有程不識之邊軍,南有竇嬰之滎陽駐軍,只得強忍按兵不動。聽聞河間王劉闢彊,所派之使臣之言,更是不為所動,嚇得劉闢彊只得向滎陽之竇嬰求援。
然,劉濞也是深知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之禮,為使諸國更有士氣。當即便又命人將此前所準備好之詔書發往各地。
其中言道:“王茍能存亡繼絕,振弱伐暴,以安劉氏,社稷之所願也。寡人節衣食之用,積金錢,強兵革,聚穀食,夜以繼日,三十餘年矣。凡為此,願諸王勉用之。能斬捕大將者,賜金五千斤,封萬戶;列將,三千斤,封五千戶;裨將,二千斤,封二千戶;二千石,千斤,封千戶;千石,五百斤,封五百戶:皆為列侯。其以軍若城邑降者,卒萬人,邑萬戶,如得大將;人戶五千,如得列將;人戶三千,如得裨將;人戶千,如得二千石;其小吏皆以差次受爵金。
佗封賜皆倍軍法。其有故爵邑者,更益勿因。願諸王明以令士大夫,弗敢欺也。寡人金錢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於吳,諸王日夜用之弗能盡。有當賜者告寡人,寡人且往遺之。敬以聞。 ”
如此,叛亂之軍聞之,果然是士氣高漲,一路攻城略地更為迅速。
………………………………………………………………
自劉濞起兵之日,八百里加急便一封挨著一封的往長安而去。
天子劉啟見劉濞終於反了,立即便下詔廷議,當庭認命周亞夫為太尉,領十餘名列候將軍與霸上駐紮之南北大軍平叛!
劉啟更是將漢家歷代天子所用之虎符賜於其,令周亞夫節制天下兵馬。
大軍臨行前,周亞夫竟向天子劉啟提了一條建議,要郎中令賈誼為其參軍。
天子劉啟是當即便便應了下來,令賈誼歸周亞夫統率。
大軍從霸上出發之日,周亞夫便命人將賈誼召至其身旁。
笑道:“郎中令之才天下皆知,上次宣室朝議,郎中令之謀可是令我更為感嘆,固此才請奏陛下要郎中令入我軍中,還望勿怪之”。
賈誼一捫髯,便回道:“太尉必不會只因此事便將我尋來,何事還望太尉直言”。
“好,那我便直言相告,此次平叛,雖以早有準備,然戰場之勢瞬息萬變,不可不謹慎,我欲東出函谷而行之,不知郎中令以為如何?”。
賈誼聞此皺起眉頭,一陣沉思後,便道:“不可!”。
“為何?”。
“劉濞逆賊,策劃良久,此時其兵鋒直逼梁國,我漢軍東出函谷乃是出關中最近之道路,劉濞必知之,固此其必在函谷關外設伏以襲我漢軍。
以我之諫言,大軍當繞道經藍田而出武關,且武關之外便是洛陽,將洛陽武庫控制在我漢軍之手,劉濞便又少一勝算!”。
“此言大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