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荒郊野外之地,要說碰上個人,那還真是難見。
不過這種地方,卻是常會有豺狼虎豹,若是令太子受了一絲一毫之損傷,不要說是公孫賀,即便是其父平曲侯公孫渾邪也是萬萬承擔不起的。
固此,公孫賀是領著數十個手持火把,腰挎利刃,更是揹著強弓硬弩計程車卒隨劉榮而去。
為了不打擾到太子殿下與陳翁主,公孫賀更是命這數十軍卒,呈品字形散開,不管是前後之距離,還是左右之距離,皆是離劉榮與阿嬌數十步開外,保護二人的安危。
夜晚已然是完全沒了白日那般之酷熱,抬頭望著天上漫天之星辰,卻是心生感慨。
古人看星星實際上是在觀察天文星象,這在古代是一門高階而神秘的學問,古人認為世間一切,皆蘊於天象,生死蘊於天象,禍福蘊於天象,時運蘊於天象,過去蘊於天象,未來蘊於天象…………
古人對於種種星象的痴迷,是如今之人無法理解的。
螢惑守心,這樣的天象,在現代科學之中,乃是因火星在心宿內發生“留”的現象稱為熒惑守心。
春秋戰國之時,楚惠王滅陳,便有熒惑守心。然宋之分野也,宋景公是嚇得半死,以為自己要完蛋了,此乃是上天之預警。便急問司星子韋說:“把災禍移給相國吧?”。
“相國是我的股肱,怎能如此”。
“那便移給百姓?”。
景公說:“百姓乃是為君之本”。
“那移給年歲如何?”。
景公說:“年歲不好,百姓就會睏乏,我還給誰當君主啊!”。司星子韋說:“您這三句有君主之德的話,上天或許會聽到的,熒惑應該會移走的”。於是他們等了一陣,果然移了三度。
然距離漢時最近的一次熒惑守心,天生預警,便是在始皇三十六年之時,火星侵入心宿,這種天象象徵著帝王有災。有一顆隕星墜落在東郡,落地後變為石塊,老百姓有人在那塊石頭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土地分”。
秦始皇聽說了,就派御史前去挨家查問,沒有人認罪,於是把居住在那塊石頭周圍的人全部抓來殺了,焚燬了那塊隕石。
然古人對於星象之痴迷,不僅僅是如此,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有所體現。
就在《三國演義》之中,便不止一次的提到諸葛亮、司馬懿等人,皆會夜觀星象。
例如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便曾言:“亮夜觀天象,劉表不久人世;劉璋非立業之主:久後必歸將軍。”。
又或者是什麼,“吾夜觀天象,見將星落於荊楚之地,已知雲長必然被禍,但恐王上憂慮,故未敢言”。
而此到了唐朝之時,唐朝律法規定,私自學習天文者與殺人、強姦同罪,直接咔擦,自首的機會都不給的。因為他們認為,懂天象之人必然有能力擾亂天下,換句話說就是會威脅到皇權,所以對這種不在監視範圍內的危險因素下手會毫不留情。
…………………………………………………………………………
不過劉榮身為一個受過現代科學教育的“五好青年”,對於什麼星象雜說都是嗤之以鼻。
在劉榮的信念之中,只存在一句話,那便是人定勝天!
不過星象之事,即便是自己不信,但卻是可以加以利用。
成帝都能利用星象之說,一舉扳倒權臣外戚,自己重奪政權,自己為何不能用之!!
這盛夏夜晚,在這荒無人煙的荒野之中,陳阿嬌倒是一點也未覺得害怕。
不停的在劉榮的周圍來回嬉戲,想要伸手抓住空中一閃一閃的螢火蟲。
也許是跑累了,這才扭頭去看劉榮,只發現自己的太子表兄,似乎是抬頭望著天空發呆。
如此,阿嬌忙湊到劉榮身旁問道:“太子表兄在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