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近半個時辰,天子劉啟便乘車駕而開之,見天子鑾駕到來,劉榮當即便行禮道:“兒臣拜見父皇”。
“哈哈,榮兒免禮,今日榮兒便與朕同乘一車到上林苑去”。
“父皇,兒臣身為臣子怎能與父皇同乘一車”。
天子劉啟是呵呵一笑:“無妨,無妨,今日只有父子,而無君臣,父親要與兒子同乘一車,怎不可行之?”。
見拗不過老爹,劉榮只得行禮道:“既然父皇如此說,兒臣便遵從之,父皇恕罪”。
接著劉榮解下腰間配劍交於王聲,便也坐到了天子鑾駕之上,此時劉榮才注意到老爹與自己一般無二也是一身戎裝。
望著身穿甲冑的劉榮,天子劉啟突然問道:“榮兒身穿之甲冑,朕怎覺得如此眼熟之”。
“回父皇,此還是當年祖父賜我之甲冑,今日要隨父皇狩獵,便命人將其取來穿之”。
聞此,天子劉啟才又道:“此甲冑乃是當年高皇帝冊封先帝為代王時所賜之物,朕當年在代國時也從未見先帝身著之。
一直到了先帝繼位後,匈奴襲擾邊地,先帝親至漁陽巡視時才穿過一次,朕還以為此甲冑當是已隨先帝陪葬霸陵,卻不想是賜給了你”。
聽完老爹的一番言論,劉榮才知道這甲冑之珍貴,竟是高皇帝親賜之物。
當即劉榮便要解下這甲冑來,見此,劉啟便又道:“既然先帝將此甲冑賜於了你,便是要你用之,不必將此解下”。
“謝父皇”。
待出了長安城,天子劉啟便與劉榮言道:“今日榮兒與朕皆是一身戎裝,不若下車,騎馬而行之如何?”。
如此劉榮自然是願之,便言道:“兒臣遵命”。
不多時,車駕便停在了一旁,天子劉啟在劉榮的攙扶之下,下了馬車。
接著便見到兩名士卒牽來了兩匹馬,劉榮更是親自攙著老爹令其上馬,這才自己騎上了馬。
然此時雖已有了馬鐙,但其非是鐵製,而是銅皮與木頭所制之,若是一個不小心便要損壞之。
固此,劉榮一早便琢磨起來了,什麼時候去少府中尋幾個工匠來改進一下這馬鐙,然此時之戰馬更是缺少一件重要的東西——馬蹄鐵。
馬蹄鐵、馬鐙之物,製造還是十分簡易的,但用處可是非常大的,特別是馬蹄鐵,騎兵作戰,戰馬自然是是重重之中,有馬蹄鐵便可極大的減少馬蹄受傷之事出現。
到了上林苑之後,天子劉啟便命人準備了些膳食,與劉榮同食之。
待兩人在騎在戰馬之上,劉啟便笑道:“前些時日在渭水之畔,朕見榮兒之射藝當真不俗之,今日便是你一展身手之時”。
“謝父皇,不過以兒臣的微末伎倆,怎能與父皇相比之”。
隨後,兩人便各帶了一對騎兵在上林苑中狩獵之。
然兩人狩獵正酣之時,天子劉啟一箭射中了一頭鹿,正命人去將其尋來之時,卻見一侍從策馬狂奔而來。
這侍從策馬行至天子劉啟近前,下得馬來,忙行禮道:“還請陛下速歸長安而去,太后病矣!”。
聞此言,天子劉啟哪裡還顧得上那射獲之鹿,當即便對一士卒言道:“速去告知劉榮,速速回宮去!”。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