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榮更是想到,自己若是登基稱帝之後,極有可能便也會在這咸陽塬上修建自己的陵寢…………
因天子時常便會巡視帝陵,固此早在陽陵建造之初,為方便天子到此能有個落腳之地,便先在此修造了一處行宮。
其雖也只有十餘間房舍,即使比不上上林苑中的行宮,那更是比不了甘泉之行宮。
但住在這行宮之中也比住在營房之中要好的多。
然眾人一到此次,天子劉啟便下令命眾人與其一同用晚膳,此時的劉榮自然也是端坐在殿中,想到此處,劉榮更是直髮愣。
坐在劉榮一旁的劉德見大兄眼神發直也不說話,便是扯了一下劉榮的衣袖言道:“大兄所思為何?”。
這劉榮到才反應過來呵呵笑道:“無事!無事!”。
言畢,拿起桌上的酒杯便是言道:“來,為兄敬你一杯”。
劉德當即雙手舉起酒杯一點頭道:“小弟謝大兄”。
接著兩人便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之。
……………………………………………………………………
翌日清晨,還在睡夢中的劉榮便聽到一人在床榻之旁言道:“殿下,王公命人傳話來,陛下今日一早便可能會召見殿下”。
聽到是王仡派人傳過了的話,劉榮立即便是起身,在兩個婢女的服侍之下,一番梳洗之後換好了衣物。
接著王聲便言道:“殿下,早膳已備好了,請殿下用膳”。
果不其然,就在劉榮正在用膳之時,便見一侍從行入其房中道:“殿下,陛下召您到正殿中去”。
如此,劉榮放下手中之箸,便隨其往正殿而去。
一入殿,在侍從引領之下,坐在坐蓐之上,這才抬頭看到隨行之臣皆在殿中,然眾多皇子中,似乎只有自己一人來了。
不等劉榮有所反應,便聽一人拉長音喊道:“陛下駕到!”。
當即劉榮便與眾朝臣一人行一禮道:“臣等拜見陛下”。
只見天子劉啟捫髯言道:“今日非在宮中,又非朝議,不必如此多禮”。
“謝陛下!”。
接著天子劉啟便是開門見山道:“朕去歲下詔始建陽陵,陽陵之一切事宜便皆由丞相管轄之。
那便由丞相為在場之諸卿講解此時陽陵建造之情況”。
“諾!”,丞相劉舍一行禮便言道。
接著一張長約一丈之圖,便被掛在了這殿中,然這圖雖大,卻其中並未有何關於陽陵內部結構之資訊。
帝陵最怕的是什麼,那自然是怕被人盜掘,這圖畫的如此不清不楚的,定然也是怕為外人知之,而導致陽陵失竊。
但在劉榮看來,如何嚴密之防護也是沒有什麼用的,正如張釋之當年覲見文帝之言,若陵中有令他人覬覦之物,即便是將整座山封死,其也會有漏缺的地方……
此時卻是見劉舍上前言道:“陽陵與先帝之霸陵不同,霸陵以山而藏,而陽陵………………”。
劉舍雖然處置政務不行,但其在為天子劉啟建造陽陵之上,還是非常用心的。
聽其口中所言,此時陽陵的工程,正在有條不紊的建造之中。
像是帝陵這般浩大的工程,自然是耗時又耗力,漢家天子之帝陵,雖不像始皇陵一般,募七十餘萬民夫建造之。
但其所耗之人力物力財力也是極其浩大的,即便是當年早已立好遺照要求要安葬的文帝之霸陵,光是回填封墓之土便用了近兩萬人才完成之。
那就更別提規模更為浩大之陽陵了,早在去歲天子劉啟下詔修陵之後,便招募了近八萬民夫、刑徒,始建之。
歷史上的陽陵,也是從天子劉啟平定吳楚叛亂之後開始建造的,一直修到了劉彘元朔三年,身為太后的王娡病亡合葬入陽陵,持續修建了二十八的陽陵之才算結束脩建。
然漢家之帝陵,最為重要的作用並非再於其陵墓本身,而是與帝陵相伴的陵邑。
漢家之天子,自修建帝陵伊始,便會下詔書,命天下各個郡國每年都要上報朝廷郡國中之鉅富豪強之名單,最終便是要將其通通從郡國遷到帝陵附近,放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看管起來。
後來,為了防止各郡之太守與富戶豪強相通,在收受好處之後,上報名錄之時刻意漏報,便不再令郡國單獨呈報之,而是將其納入其歲末上計之事項中。
如此,便再無人敢私自隱瞞漏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