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一直在等殿下歸來,此刻還未睡下”。
聞此,劉榮便忙入殿而去之。
劉榮一拱手道:“兒子劉榮拜見父皇”。
“梁王如何?”。
“回父皇,兒子歸來之前,梁王叔便已醒來,此刻有數個太醫在,當無礙之”。
得知劉武總算是醒了,天子劉啟才算是放下了心來。
如此,天子劉啟說道:“到梁王府中多時,回宮安歇去吧”。
“謝父皇!”。
之後過了數日,劉武之氣色大有好轉之後,天子劉啟才親自到了長樂宮中將告知了竇太后。
聽到自己的心尖尖劉武吐血昏厥,竇太后自然是大驚之。
竇太后狠狠的將手中柺杖重重的砸在地上,道:“陛下怎此時才將此事告知哀家!”。
“母親勿怪,劉武剛剛吐血昏厥之時,是兒子做主未令其餘之人將此事告知母親,只怕母親過於心憂阿武而受累之,如此便是兒子之罪矣”。
聞言,竇太后也顧不上其他,急切問道:“阿武如今如何?”。
劉啟是呵呵一笑:“聽太醫所言,阿武的身子本就不錯,經過一番調養,此時已大有好轉之。
待過幾日,其恢復好了,朕便召他入宮,來看望母親”。
……………………………………………………………………
而當劉武再次踏進皇宮之時,其心情當真是難以言表,清晨之朝陽撒在其身上,卻能給人一種暮氣沉沉的感覺。不過半月,原本意氣風發的梁王劉武,此刻像是老了十幾歲一般…………
劉武是一行禮道:“母親,劉買近日送來書信,梁國政事擠壓如山,恐怕兒子不能在長安陪母親過元旦之節,今日便是來向母親請辭”。
竇太后哪裡聽不出,劉武是何意,政事擠壓如山,然漢家立國至今,因奉行無為而治,朝廷對於民間之事,甚少干預。
固此即便是朝廷也從來未出現過政務擠壓之事。
竇太后是嘆息道:“阿武可是怨恨為娘出爾反爾,未能令你做了儲君?”。
而劉武聞此言,立即便跪在了竇太后的面前。泣不成聲:“兒子……兒子怎會敢有怨恨母親之意,然卻是到了歸國之時,還望母親能保重身體!”。
聞此,竇太后也是悵然淚下,拉住劉武的手,兩人抽泣了半天,劉武才告退離去。
當劉武走出長信宮之時,竇太后更是在宮婢攙扶之下,快步走到了殿門口:“阿武,一路之事上定要小心,待明年定要來長安看望娘啊”。
如此竇太后雖是什麼也看不見,還是站在這長信殿外久久不願離去……
最終還是在一眾宮婢侍從不停祈求之下,才回到了宮中。
劉武此時心已死,其要走,當然還是要去見一見天子。
將無竇太后說的一番話,又對天子劉啟講了遍之後。
劉啟便道:“當真此時要走,若是如此,母親定會傷神之”。
此時的劉武是一刻也不願在長安待著,當即便回道:“國事要緊,臣弟還可擇日入長安看望母親”。
如此,天子劉啟便應了下來,“既然如此,今夜朕便在宮中為你踐行”。
然這踐行之宴,一共便只有四人,除了天子劉啟與梁王劉武,便只剩下了劉榮與長公主劉嫖。
然這夜,劉武是喝的酩酊大醉之,當其正要離去之時,天子劉啟突然起身,行到了其面前,說道:“阿武,無論如何,朕與你都是一母同胞之兄弟,然兄弟之情當比金堅之………”。
而劉武當即便回了一句“謝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