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安國也是未曾想到,劉榮竟然會自己提出要去看望梁王,一出麒麟殿,韓安國便一行道:“今日還要謝殿下領外臣入宮!”。
“韓丞相怎能如此言之,梁王叔乃是我之長輩,長輩出了事,我怎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聞此言,韓安國是忙道:“是外臣著相了!”。
言畢又道:“那殿下與外臣同去梁王府如何?”。
“如此甚好”。
當劉榮與韓安國出了司馬門,正巧碰到王仡領著幾個太子而來之。
一見到劉榮,王仡便湊前行禮道:“殿下可是要去梁王府中”。
“自然!”。
“臣能否求殿下一事,攜這幾名太醫同去之如何?
陛下近日身體不適,臣還要在陛下身旁侍奉為好”。
對於老爹的病,劉榮當然也是知道,此時王仡卻是老爹身旁不可或缺之人,固此,劉榮當即便點頭應了下來。
而這到梁王府中不到半個時辰的路途之上,韓安國是時不時的便湊到劉榮身旁言之。
韓安國此人可不是一對梁王劉武死忠之人,若不然在歷史上,其也不會在劉武死後不久,便離梁國而去,到長安投靠了田蚡。
劉榮當然是看的出韓安國的意思,還不是看自己那梁王叔可能不行了,便想要找下家了。
當然此時劉武還活著,即便是其徹底失去了做儲君的幾乎,仍然還會是天下最有權勢之諸侯王。
韓安國即便是有心投靠劉榮,其也不敢堂而皇之的離梁國而去矣,但其此刻看著劉榮這顆大樹,心中是難以抑制的想法,想要湊前套近乎。
有言道,士為知己者死,劉武對韓安國也算的上是欣賞有加,時常賞賜其眾多金玉之物。然在劉榮看來,這韓安國雖也有些才能,但其卻不是一個忠心之人,在侍奉之主人剛剛落難之際便已開始打算另謀出路,此等樣人要之何用。
且劉榮可是還有老師賈誼在呢,韓安國那點斤兩,若想要此賈誼,那是差的太遠了。
有如繁星比皓月,鴉雀比鳳凰一般,拍馬也趕不上之………………
固此,對於韓安國的主動示好,劉榮全然是視而不見,就當做什麼也未聽到見到。
見劉榮如此,韓安國便也不再自討沒趣之。
如此不過多時,正在車駕之上閉目養神的劉榮便聽到車駕之外,御者言道:“殿下,已到梁王府門之外”。
聞此言,劉榮便睜開雙眼,起身下了車駕。
韓安國即便是惱怒劉榮對其不理不睬,但還是不敢表現出一絲不喜,只怕得罪了劉榮。
便忙湊前行禮道:“請殿下入府”。
而劉榮也不多言,當即便領著那數個揹著藥囊的太醫便進了這梁王府中。
此前劉榮還從未到自己這皇叔劉武的府中來過,一入府門,便見其府中陳設以及亭臺樓閣,比起劉嫖之家也是不逞多讓。
但與劉嫖常住長安不同,劉武一年在長安待的時日,算下來也不過一月有餘。
如此便要將府邸修的如此闊綽,還不知道他那史書中所載之綿延三十里之梁王宮是如何之景象。
在韓安國引領之下,不過多時,便到了劉武之房中。
此時劉武還未醒來,張羽抬頭一看,見到韓安國歸來,張羽正欲問他此去如何,卻又看到了韓安國身後的劉榮。
當即其便起身一行禮道:“外臣張羽拜見殿下!”。
對於張羽劉榮心中還是有幾分欣賞的,不說其領兵才能如何,然此人卻是始終如一,即便是後來劉武病亡,其也是不願離梁王而去,而是繼續輔佐劉武之子。
劉榮當即言道:“張將軍不必多禮,我可是聽聞,吳楚叛亂之中,張將軍身先士卒,率梁王之騎兵曾衝破吳楚叛亂之營門,當真是一員猛將”。
“外臣當不得殿下之讚賞”。
而劉榮也並未與其多言,便問道:“梁王叔此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