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宮中之時,還特意拿上了自己精心為老孃準備好的禮物,坐在車駕之上,撫摸著這放在腿上的漆盒,劉武是感慨道:“費勁心思,千辛萬苦得來之物,母親定會喜歡”。
想到此處,劉武更是掀起門簾,對御者言道:“速速行車,寡人有要事!”。
御者雖不知大王是要如何,但大王如此說,當然是要從之。
如此,街市上之人皆看到,一車駕在長安街市上狂奔往皇宮而去。
到了長樂宮外,下得馬車,劉武卻並未像此前一般,直入而去。
而是恭恭敬敬的告知一侍從,言道:“勞煩通稟,梁王劉武求見太后”。
這侍從此前也是見過劉武數次,也是未想到,此次劉武是如此客氣。
固此這侍從,忙回道:“奴婢這便去通稟太后”。
就在其要轉身離去之時,劉武卻是又將其攔了下來,這侍從是顫顫巍巍的問道:“不知梁王殿下還有何事?”。
劉武卻是不言,從懷中摸出一塊金餅交於這侍從,“此是賞你之金”。
望著這黃橙橙的金餅,這侍從怎會不想要,但斜眼一看劉武,又怕接了這金餅又該怎麼有何異狀。
此時對於這侍從而言,是既想要又不敢要,天下最痛苦之事莫過於此。
見這侍從如此糾結,劉武是一皺眉頭,便將這金餅塞到了其手中,“寡人賞之,你便泰然受之!”。
如此,這侍從便忙將這金餅塞入懷中,“奴婢這便為大王稟報太后”。
不過須臾,只見這侍從便疾步行來,“大王,陛下命您入殿”。
劉武是呵呵一笑,便信步往長信殿中走去。
“兒子劉武拜見母親”。
聞言,竇太后是再也坐不住,起身言道:“阿武,是阿武來了嗎,快到娘這兒來”。
“娘,是阿武,是兒子來了”,劉武是笑呵呵的上前拉住了竇太后的手。
竇太后笑道:“我兒到長安多時,為何今日才到宮中來看為娘”。
劉武是行禮道:“母親勿怪,兒子此來是奉皇兄之命到長安祭祀,自然是要先去見陛下”。
聞言,竇太后是止不住的點頭言道:“我兒此言不差,朝廷之事,至關重要”。
接著攙扶著竇太后坐在了床榻之上,道:“母親,兒子今日到此來是有一寶物要獻無母親”。
竇太后是疑惑道:“哦?其為何?”。
劉武是淡然一笑,便將那漆盒拿到了身旁開啟,將其中之物遞到了竇太后手中。
“母親,這便是兒子要獻於您之寶物!”。
竇太后雖是要不能見,但感覺手中這物件的觸感,還是能感覺出這是何物。
便問道:“我兒拿一竹簡,為何卻要當寶物獻於為娘?”。
然劉武是正色道:“母親,此絕非普通之竹簡,乃是兒子費勁了心思才求來之寶物!
此是老子親書之《道經》中之一卷!”。
竇老太太是黃老之學最為堅定的支持者,自然對於老子是最為憧憬之。
聽到手中之竹簡是老子親書之,竇太后自然是欣喜若狂。
Ps:《道經》,就是《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曰為:《德經》、下篇曰為:《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