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還未走之時,卻見到劉閼到此而來之,“原來是大兄回來了,大兄到此何事?”。
聽著劉閼怪里怪氣的語氣,劉榮卻也不氣惱,只道:“自然是要拜見母親”。
然就在此時,卻見慄姬之貼身侍俾小青從起寢殿中走出,道:“女君有言,請劉閼殿下入殿”。
聞言劉閼是哈哈一笑,便劉榮一拱手,“大兄,小弟這便先去見母親了”。
見此,劉榮還能怎的,只得在殿外言道:“改日兒子再來向母親問安!”。
言畢,劉榮便轉身離去,而一直跟著劉榮的王聲卻在此時言道:“殿下,那劉閼殿下怎能如此說話,殿下怎麼說也是他的長兄”。
劉榮又非聖人,此刻心中卻也不悅之,但此時卻非說這種事的時候。
“住口,休要胡言!此事乃是我與閼弟之間的事,我等兄弟之事哪裡輪的到你一奴僕說三道四!”。
聞此,王聲還以為殿外大怒,當即便跪地道:“奴婢不敢,奴婢不敢,殿下息怒”。
言畢,王聲更是止不住的不停磕頭。
轉身看了一眼跪地的王聲,劉榮又道:“還不快去備車,我要魏其侯府去!”。
“諾……諾!”,又磕了幾個頭,這王聲才忙不迭的起身跑去備車。
見其跑遠了,劉榮是哈哈一笑。
……………………………………………………………………………
到竇嬰府中去,自然要先令人通稟之,如此,當劉榮之車駕到了都行府門前,竇嬰是忙上前道:“臣見過殿下”。
“哈哈,今日唐突到府中,魏其侯勿怪之”。
竇嬰是捫髯一笑:“殿下怎能如此說,還請殿下入府,老師此刻已在正堂之中靜候”。
說完,兩人便同行入府。
一見到申公,劉榮是當即便行了個大禮,道:“今日之事還要勞煩長者為之”。
“殿下自汾陰得一寶鼎,如今已傳遍了整個長安,老朽自然也想一睹這汾陰寶鼎”。
見申公當即便應了下來,劉榮自然是高興,劉榮可是記得歷史上劉彘剛剛登基要搞那所謂的建元新政之時,聽了王臧趙綰之言,費盡心思大老遠的從齊魯之地將申公請到長安。
然漢初之儒家與後世那些個腐儒還是大有區別的。還是非常符合孔子的那句,“敏於事而慎於言”的,也提倡多做事而少說話。
然這老先生一到了長安,見到劉彘便是劈頭蓋臉一頓猛砍,劉彘問其為何此時吏治紊亂,而申公只回了一句“為治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說完不過多時便又走了,回齊地而治詩。
此言其何意?
就是告訴劉彘,治理國家,不在多說話,而在多做事。
少放嘴炮,多做實事,天下自然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