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賈誼一言,劉榮是一聲嘆息,“也不知天下何人認得此到底為何意”。
聞此,賈誼是呵呵一笑道:“殿下,臣知有一人應認得此文何意,且殿下也識得此人”。
這可是牽扯到劉榮能不能為老爹更加看中。
固此,劉榮急切問道:哦?比任何人?”。
“便是前些時日先回長安而去的申培公,當年臣之師已故之文侯張蒼曾與臣說過,祖師荀子便識得古之相傳之鼎文,而將其傳於申培”。
如此,劉榮便後悔了當初為何急著將申培等人送回了長安…………
且此刻再將申公三人在找回來,似乎有些不妥,劉榮只得言道:“待歸至長安,再令申公一觀此簡牘何意”。
當即,劉榮便決意,向老爹天子劉啟報喜!
然就在此時,只聽帳外之侍從來報,“殿下,廷尉郅都在帳外求見!”。
聞此,劉榮才想起來,自己昨日急著要見湯晟,郅都好像有話未說完。
放下手中之筆,抬頭望了一眼這侍從,劉榮道:“傳其進來”。
因這寶鼎之事,郅都此時對劉榮的態度似乎都有了變化,見到劉榮一改其此前之毫無表情的臉,言道:“殿下,臣還有一事要稟報殿下!
”。
劉榮一章便道:“郅廷尉勿怪,昨日未聽廷尉之言”。
接著賈誼便將自己的發現原原本本的給劉榮講述了一遍。
當聽到了郅都之言,劉榮便將與此與前幾日那馬尚之言聯絡在了一起。
如此劉榮在心中將整個河東之事梳理一遍之後,便知道了,河東之事到底如何。
河東大旱,申屠公欲與河東之豪強一同以倒賣根倉與溼倉之將而撈金。
為了不遭他人檢舉,定然是將自己的死對頭周陽由一系之官吏合作,更是將其盡皆拉下了水。
如今自己到了河東,且天子更是知道了河東旱災之事,為了應付朝廷查處此事,便將河東安邑之豪強盡皆剷除,以其家中之存糧來填補官倉之虧空。
而這周陽由與申屠公兩人還是死性不改,這便又鬥了起來。
卻不想,正是因為這兩人之爭鬥,才會令其如此快暴露。
想到此處,劉榮也是暗道:“這如意算盤打的當真是好!”。
當日劉榮便提筆,寫起了給老爹天子劉啟之奏疏。然郅都身為天子親派之特使自然也是上了奏疏。
而劉榮的奏疏卻是一封是寫到事關河東官吏之事,而另一封自然是關於這汾陰后土廟發現寶鼎之事。
不過一日,這三封奏疏便送到了長安未央宮中,一一閱郅都之奏疏,氣的天子劉啟是咬牙切齒,“逆賊!當真是好賊子!”。
而看到劉榮奏疏中提到在汾陰一后土廟中發現了一寶鼎,卻是令天子劉啟激動不已,恨不得自己親自乘車駕到河東一觀這寶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