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此言,劉濞淡然言道:“此時還非除去此等逆臣之時,派人盯緊便可,此事寡人便交於中大夫來辦”。
“諾!”,應高向劉濞一行禮便轉身離去。
雖應高立即派人盯緊了婁磐一眾人等,但天子劉啟在吳國之眼線可是多的很。深夜之時,便有一人帶著由火漆密封之匣,沿著淮河向東行去。
………………………………………………………………………
不過一日奏報便傳到了長安,黃昏日落之時,
長安城外,只見一士卒策馬狂奔而來,身後更是插著兩個小旗子,旗子上面更是寫道急報。路過長安城門之時大聲喊著:“東南八百里加急,急報天子!!”
八百里加急無關乎社稷安危之事,絕不會輕穿,長安守門之士卒怎可能阻攔,連忙命人淨街以便其通行。
如此,此士卒從西門飛馳進入長安直衝皇宮而去……
到了司馬門,士卒下的馬來,一邊喊著:東南八百里加急!東南八百里加急!一邊往未央宮狂奔。
自削藩之訊息傳出後,天子劉啟整日坐臥不安,便是要等候吳國之訊息。
這可是劉啟與賈誼相商之後的決意,先是更換齊地諸王中尉,以控其兵權。
另一邊則是當庭明道要削吳國之地,卻不下詔書,便是擺明了讓那吳王劉濞得知此事,觀其動向!
此時之劉啟可不是歷史上那被吳楚七國一反嚇得殺人求和的漢景帝……
聽到殿外東南八百里加急之言,天子劉啟不到毫無驚異,而卻是有些興奮。
終於是來了!
接過王仡疾步遞過來的匣子,劉啟親自手持短刃解開那刻有加急字樣的火漆,只見其中只有一短小竹簡,竹簡之上不過寫有一句話。
曰為:吳王整軍備戰決意反之!
閱完竹簡之言,天子劉啟是頓時青筋暴露,握著竹簡的那隻手更是吱吱作響……
接著竟是起身,露出一副咬牙切齒面相,竟又哈哈大笑,“劉濞!朕終於等到你反了!”。
當年下棋之時,失手打死劉賢,劉啟可是怕的要死,當時他還是與劉榮一般大小的少年。
且二弟劉武有母親之偏愛,四弟劉揖更是有老爹聖天子劉恆的寵愛,自己雖為太子,確是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主……
後來還是聽了晁錯的話,待事情還未令父親得知時,跑進宮中去求太后薄姬,由薄姬出面與文帝言明此事。
當時,天下諸侯王可是與朝廷正處於蜜月期,正是文帝欲借諸侯王之力與朝中以周勃為首的功臣列候鬥法之時。
文帝卻是沒想到,自己太子竟然給自己闖出了天大的禍來…………
在薄太后的百般勸說之下,文帝只得親自出手替劉啟擦了屁股,更是將劉啟嚴厲訓斥一頓後,將其關進了小黑屋近一月,更令其抄襲孝經百遍……
文帝平日待人皆是一副和藹之姿,即便是對直言頂撞他的朝臣也是從未大發雷霆過,而劉啟也是第一次見自己的父親大怒,嚇得近一年都不敢稍有造次……
如此,失手打死劉賢之事,便成了劉啟心中的一根如何拔也拔不掉的刺。
起初,心中自然是有些愧疚,但時日長久之後,便是改變了想法,“孤身為漢之儲君,在孤面前造次有此下場就是他咎由自取”。
而當劉啟做了天子,想法自然是變得更加離譜…………
這大漢之天下,人人皆可有錯,但朕是天子!代天而牧天下萬民,巡狩四方,天子怎會有錯!!
此時便是拔了心中這根不知何時便會發作的毒刺之時,天子劉啟怎會不興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