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太子劉啟為此憤憤不平之時,匈奴那邊傳來了訊息,匈奴老上單于病亡,其子左賢王軍臣接任匈奴單于。
第二日清晨,未央宮中朝會之上,文帝問眾臣道:“卿等以為,匈奴新立單于,我大漢應如何作為”。
眾臣聽此言,便紛紛小聲議論,“不知這匈奴新的單于會不會領兵犯我漢境……”。
曲周侯酈寄上前言道:“陛下,匈奴新立單于,我大漢自然是要派使節前往匈奴王庭,以探明匈奴單于對我大漢之態度,若匈奴與我大漢修好自是最佳,若對我大漢生有敵意,卻也可早做防範”。
太子少傅晁錯道:“陛下,曲周侯之見大善,自當如此,自當如此”。
“朕也贊同曲周侯之意,卻不知,派何人出使匈奴為好”。
文帝此言一出,大殿之內便鴉雀無聲。
文帝只得感慨道:“可惜,此時陸卿不在,若他在定可為朕出使匈奴”。
陸卿便指的是陸賈,當年南越趙佗稱帝便是文帝命陸賈出使南越,說服趙佗接受漢朝賜予的南越王印,稱臣奉漢約,而陸賈已在文帝元七年病亡……
“陛下莫急,臣以為中大夫李信,可用以出使匈奴”,丞相申屠嘉言道。
“丞相為何舉薦此人”。
“陛下有所不知道,此人是一干吏且機智過人,定能完成使命”。
“如此,便循丞相之意吧”。
西漢初年,皇帝對丞相禮遇隆重。按照漢朝任免丞相的儀式規定,皇帝本人親自出席朝會,在京六百石以上的官員必須到會。
丞相晉見,皇帝必須在正殿具正式朝服接見。丞相奏事畢,辭出,皇帝要起立、送至殿門,固丞相之言,皇帝一般都會遵從。
而這個李信便在皇帝召命之下持節奔赴匈奴王庭而去……
匈奴的這位軍臣單于,便是後來被劉彘在馬邑設伏襲擊的匈奴單于。
歷經一月之久的跋涉,李信終於到了匈奴王庭所在,見到了軍臣單于。
匈奴王帳之內,李信持節拜見匈奴單于,道“拜見單于!我奉大漢天子之命,出使匈奴,前來遞交國書”。
軍臣單于道:“哈哈哈,國書,本單于怎麼不知什麼國書!本單于還以為,是漢朝皇帝派人來送漢朝公主前來和親”。
“單于怎能如此講話,我大漢皇帝派使節前來,單于之言,豈不是要傷了大漢與匈奴的友誼”。
李信此言一出, 一旁的匈奴將領道“哈哈哈,天空上飛翔的雄鷹,怎會與綿羊有什麼友誼!”。
“混蛋,給我住口,本單于面前還沒有你說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