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這般,約定俗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不曾落下。
管他夏雨冬雪,反正就是埋頭苦練。
從這一點上來看,曹奕如果說不佩服葉三山那是不可能的。
說實在的,如果這世間的每一個人都能擁有葉三山的此等毅力,又何愁什麼事情能夠完不成?
其他的暫且不提,就說幾十年以來如一日的始終懸掛在南楚軍民心中的那“收復故土,迎回三聖”,何愁不成!
遙遠北方的夏國又能如何?難不成還能當真像是北楚宣宗朝時某位大臣曾經說的,什麼夏國人如龍馬如虎?
根本就是狗屁,荒誕不羈。
曹奕想到這一節,搖頭苦笑,說道:“估計就連南楚民間的一隻螞蟻都十分清楚趙幼心中的打算,這些年自從趙幼登基繼位之後,一直都打著北伐的算盤。”
“當然,起初倒還算是有所收斂,畢竟當時南楚極宗皇帝趙德基尚且還在世,趙幼非得是顧念極宗皇帝趙德基,不想要讓極宗皇帝在晚年仍舊朝不保夕,過得不好。”
“所以一再按捺著心中激動,等到極宗皇帝趙德基歸天駕崩之後,趙幼便就如同像是一隻脫了韁的野馬一般,整日裡都在規劃著北伐。”
“從白晝到夜晚,無時無刻趙幼心中都揣著北伐之事,然而北伐之事又怎麼可能那麼簡單?就比如在極宗皇帝趙德基歸天駕崩之後的第四年,趙幼便湊了整整十六萬大軍出來,前去夏國北伐。”
“結果怎樣?嘿嘿!暫且不用多提,直到現在為止這件事情仍舊是朝堂裡面許多官員們的心中陰影。”
曹奕收起了心,從懷中掏出昨天夜裡那兩名心腹太監給他的小冊子,按著上面的具體時辰所示,邁開雙步,一路朝著雪陽宮中的養心殿內走去。
那一次的北伐,就正如曹奕自己所說,直到現在為止都是許多人心中的陰影。
關鍵是,這陰影很有可能永生永世都無法抹去。
當初趙幼湊的那整整十六萬大軍幾乎是當時南楚全部的中堅力量,而且有百分之八十的成員極宗皇帝趙德基一片苦心留給趙幼固守江山的精銳之軍。
結果三場大戰下來,足足死了一半,倉皇逃跑之時,又死了很多,而且還跑了很多。
這十六萬大軍最終回到南楚之時,僅僅只剩下三萬人不到。
付出和回報相當不成正比,自從這一戰之後,原本就很是虛無縹緲的北伐之事,在南楚的朝堂裡面就更是顯得可笑滑稽了。
當年極宗朝時尚且還有許多人整日裡當真是將“收復故土,迎回三聖”,當做目標來執行。
而且幾乎每一個人的心裡面都揣著這件事情,想要將這件事情做成。
畢竟對於南楚而言,收復故土和迎回三聖都是相當重要的。
很有可能這世間再也沒有比這件事情更加重要。
然而付出了這麼大的努力,最終卻是大敗虧輸,自此而後南楚的朝堂裡漸漸無人再提及此事。
時至現如今,原本就該是一句口號的“收復故土,迎回三聖”,真真正正的成為了一句空口號。
按說今日曹奕應當去一趟雪陽宮的,算一算日子,顧貴妃的痛經也應該結束了。
他們兩個人如此親密無間,曹奕一大清早的不去顧貴妃那裡,可也說不過去。
然而根據那份小冊子上面所寫,在過去的三天時間裡幾乎每到這個時辰景安宮的小桂子便會溜進養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