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這是孩兒的軍餉,您幫孩兒收著吧,咱家以後過點好日子。”
“好好好,娘幫你收著。封兒呀,這錢可不少呀!”
“是不少,總共有七百貫,此次大唐高句麗一戰,軍功獎勵駭人聽聞,只要斬殺一個高句麗士卒,就能拿到十貫錢的獎勵,孩兒在戰場上一往無前,大戰之中連斬一百多人,事後點算軍功,得賞一千餘貫,孩兒自己留下了七百貫,拿出三百貫捐了出去……”
“捐了出去?”
“是的娘,孩兒捐了三百貫。”
日光浩浩之下,鮑封負手站在門口,他面色透出一抹傷感,輕聲跟母親做著解釋,道:“此次大戰之中,有一些士卒戰死了。雖然朝堂上會有撫卹下發,但是孩兒畢竟跟他們同袍一場,尤其是聽聞那些士卒的家中有老有小,孩兒的心裡更加感覺不是滋味,所以,就捐了三百貫出去。”
屋中一陣沉寂,鮑母在低聲嘆息。
好半天過去之後,她才輕輕開口,勸慰兒子道:“封兒莫要太過傷感,自古沙場就是如此,只要是打仗,總會有人死……”
她不欲繼續這個話題,免得讓兒子心裡難受,於是她臉上故意裝出迷惑,抬手指向裝錢的袋子,詢問道:“封兒啊,你剛才說這些錢有七百貫,數目好像不對吧,七百貫得是一大堆錢。”
不得不說,這位老夫人轉移話題的辦法很好,並且,她的迷惑也不全是偽裝。
眼前這一口袋子錢,看起來確實不夠七百貫。
這時代使用的乃是銅錢,一枚銅錢的價值乃是一文,如果把1000文錢用繩子串起來,那麼就成了眾所周知的一貫錢。
錢的材質是銅,一文銅錢的重量恰是一錢。十文錢則為一兩,一千錢就是一百兩,由於這時代的斤兩乃是十六進位制,所以一貫錢的重量大約是六斤四兩。(如果按照後世的斤兩計算,一貫錢的重量是十斤)。
一貫錢,重六斤四兩,乃是很大的一串,也是很重的一串。
鮑封卻說他留下來的軍餉有七百貫,這數目按說至少得是四千多斤的大款項。
古代三百貫錢,就得用一輛牛車才能拉動,七百貫錢至少要裝滿兩車,那是很大很多的一堆錢。
然而眼前只有一小口袋錢,鮑封卻說它的數目是七百貫,難怪老夫人會迷惑,因為這情況太不符合現實。
【作者畫外音:這裡忍不住吐槽一些,經常描寫某個主角探手入懷掏出幾百貫錢賞給下人,山水每每讀到這種情節,總是忍不住目瞪口呆。重量幾千斤的錢,直接從懷裡掏出來,臥草,牛逼】
……
鮑封笑了起來,柴院裡站著的一隊親兵也笑了起來。
有人朝著屋裡擠眉弄眼,嘻嘻哈哈的解釋道:“老夫人,這您可就不懂了,您別看這個裝錢的口袋有些小,可它裡面真的裝了七百貫錢。”
鮑封笑著走回屋,解開那個小口袋,他伸手從袋子裡拿出一枚錢,遞給母親道:“娘,您看看,這是新錢,和以前不一樣。”
鮑老婦人仔細觀看,很快就看出不同,驚訝道:“這錢真厚實,沉甸甸壓手。”
鮑封站在一旁繼續微笑,故作神秘的道:“那您再好好看一下,這錢的字口有何不同?”
老婦人微微遲疑,捏著錢幣走到門口。
她眼睛有些昏花,必須在光亮的場所才能看清東西,她將那枚錢幣舉起來,對著陽光仔細觀察,這才發現銅錢的字口果然不同,上面赫然寫著‘開元通寶’四個字。
“開元通寶?”
老人轉頭看向鮑封,語帶恍悟的道:“封兒,娘好像明白了,這是新錢,是這陣子大家都在議論的新錢。”
說著笑了起來,又道:“難怪娘看著感覺感覺眼生呢,原來這些錢和以前的不一樣……”
“是的娘,這是新錢。”
鮑封笑呵呵的站在門口,忽然臉上再次故作神秘,道:“娘您只看了錢的正面,看到了開元通寶的字口,但您卻忘了去看背面,背面的字口才有價值。”
“是嗎?”老夫人好奇起來,連忙把銅錢翻過來看,這才發現背面也有字型,赫然寫著‘幽雲顧氏’四個字。
並且除了‘幽雲顧氏’四個字,額外還標註著‘當十’兩個小字,老夫人迷惑起來,忍不住看向兒子。
鮑封伸手拿過銅錢,溫聲跟母親解說,道:“娘,這個錢幣叫做開元當十。它的正面鑄造著‘開元通寶’字樣,意味著這是我們中原大唐的官定錢幣。至於背面鑄造的‘幽雲顧氏’字樣,則是表明它由幽州顧氏負責鑄造……”
他說著停了一停,緊跟著又道:“至於額外標註的‘當十’字樣,從字面意思就容易讓人理解,這是一枚當十錢,它的價值乃是十枚普通錢,也就是說,它代表著十文。”
老夫人怔了一怔,下意識的問道:“一枚錢當十枚用?”
鮑封笑著點頭,道:“這是顧先生的獨創。”
然而老夫人卻皺起眉頭,語帶憂慮的道:“自古至今,銅錢都是一文。然而現在這個新錢,一枚就當十文用。封兒啊,這似乎是在坑人呀。”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