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只見李世民無比鄭重的出聲,緩緩道:“朕,李世民,大唐李氏皇族領袖,今日與幽雲顧氏盟約,吾大唐將會動員所有武將,並且出動所有擅長後勤之文臣,起兵三十萬,徵召民夫三十萬,兩個月之內,全部聚集幽雲,待到時機一至,大軍兵發遼東……”
皇帝說完這話之後,目光帶著誠懇看向顧天涯,鄭重又道:“顧妹夫,你應該能明白,這是李氏能出動的所有兵馬了,我們畢竟還有偌大的國土要鎮守。”
顧天涯肅然點頭,略顯傷感的道:“我明白,我知道。大唐雖然號稱有百萬之兵,然則大部分都是在家耕種的府兵。遇到戰爭之時,朝堂發出徵召,沒有戰爭之時,在家開荒種田……”
他說著停了一停,緊跟著又道:“大唐能夠出動三十萬兵馬,並且還要徵召民夫三十萬,這幾乎已經是動搖國本的大事,因為每一個府兵都意味著身後有一個家庭要養。一旦他們被徵召,家中就只能留下婦孺妻兒。”
李世民的語氣明顯也有傷感,輕聲道:“當年玄武門那一場的時候,天策府曾經搞過一次徵召府兵。那件事的危害你很清楚,很多婦孺被害的背井離鄉。正因為如此,大唐不敢大肆徵召府兵。”
皇帝說著也停了一停,目光鄭重的看著顧天涯,又道:“所以,大唐能出動的兵馬只有三十萬。”
顧天涯肅然點頭。
……
幽雲顧氏十五萬兵馬。
大唐出動三十萬府兵。
距離百萬級別這個數字,明顯還有很大的距離。
但是,顧天涯和李世民都知道這並不難。他倆乃是何等人物,豈會說出無的放矢之言,既然敢說聚集百萬之兵,那麼自然有著胸有成竹的謀算。
是什麼呢?
是諸國聯盟之兵。
顧天涯的幽州剛剛拍賣了建設用地,如今各國各族都有利益被捆綁在這裡,由於此前顧天涯的連番操作,導致免稅額度的策略深入人心,那些利益至上的各國君主,幾乎每一天都盼著能有好事落在頭上。
自古至今,財帛動人心,只要舍的放出大利益,不怕那些國家不肯出兵。
這就是顧天涯謀算的百萬大軍之策。
……
時間一晃,就是數日。
這數日以來,似乎波瀾不興,然而隨著一道聖旨的頒佈,整個華夏中原終於掀起了軒然大波。
“朕,李世民,今以大唐皇帝之旨,傳勅天下鹹使聞之。遼東高句麗,漢家之世敵。二十年前大隋東征,高句麗殺我漢家多少兒郎?頭顱被人砍下,鑄造成了京觀,手段之殘忍,恥辱之巨大。乃是所有漢家同胞之殤,血仇不報不足以平憤恨……”
“吾漢家百萬子民,至今屍骸淪落他鄉,孤魂難歸故里,日日哭嚎於遼河之畔。朕身為漢家子民之帝,每每為此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然而顧忌太過,始終不敢決斷。終於數日之前,朕有一妹之夫厲聲發問,陛下乃漢家臣民之長也,安能坐視同胞骸骨難歸家?高句麗血仇,豈能不報耶?”
“朕之妹夫嘶吼聲,此時彷彿猶在耳側,恍如滾滾黃鐘大呂,驅逐朕的各種顧忌。”
“漢家之血仇,豈能不報耶?”
“朕終於定下決意,要為漢家報此仇……”
“今吾李世民,頒佈帝王之旨,徵召大唐府兵,銳意征伐遼東。凡吾大唐境內子民,不管歸屬哪座折衝府,旨意傳播之日,府兵即刻聚集。”
這份聖旨的最後一段,赫然不像是一個帝王口吻,反而像是一個大家長的殷切期盼,又似乎是一個領袖的傷感和憤然。
這最後一段寫道:“子民們,同胞們,所有大唐男兒,健壯之年府兵,請背上你們的糧食,拿起你們的武器,前往當地折衝府聚集,朕和妹夫要帶著你們去遼東……報血仇!”
報血仇!
這份旨意的通篇思想是報仇。
一旨傳播,天下震動。
剛開始的時候,民間好像還沒有多大響應,但是僅僅一夜過去,忽然整個華夏彷彿響起了幾百萬聲咆哮。
吾等,應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