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挑選兒媳?
這怎麼可能嘛!
師尊她又不是漢人,哪會像漢人婆婆一般。
草兒登時甩了甩腦袋,趕緊把這個念頭趕出腦海,她心中暗暗自省,感覺自己今天有些犯傻。
師尊乃是何等人物,堂堂的突厥聖女大祭司,身為祭祀古廟傳承者,號稱所有突厥人的精神領袖。
師尊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整個突厥人,她怎麼可能像是漢人的婆婆挑選兒媳那樣……
“那麼,師尊為何會兩次問我顧天涯如何?”
草兒頓時嚴肅起來,努力開始自考這個問題。
很快,她自覺想明白了一切。
如今漢人和突厥締結盟約,兩大族群之間不斷通商交流,自從幽州互市開放之後,整個草原的日子逐漸變好,漢人不再控制糧食了,漢人不再控制茶磚了,甚至就連鹽鐵那些東西,只要付錢也是可以購買的。
這還只是互市上的普通物資。
後面又出現了更多的可交易貨品。
比如那些保障幼兒生命的疫苗,比如各式各樣精美而又奇效的器具,只要突厥人願意付錢,任何東西都可以買到。
草原民族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以前靠著搶掠的時候可沒有這種幸福……
雖然那時候中原搶掠不需要付錢,但是搶到的東西不足以保證民生,明明現在需要付錢了,偏偏突厥人的日子越來越好過。
短短兩年時間,光是人口就增加了五六十萬,倘若按照草原的過往經驗來看,人口增加往往意味著生活壓力會變大。
每當這個時候,各部族之間就會發生戰爭,經常是殺的血流漂杵,某個部落在一夜之間消失。
並不是突厥人天性喜殺,而是需要控制人口保證生活。
部族之戰,千百年如此。人口一旦增長過快,自己人先要滅掉自己,此乃草原的傳統,飽含著無可奈何。
然而這一次人口增長,部族之間沒有起戰爭。
首領們再也不用擔心物資匱乏需要爭奪,他們只需要帶領著子民們好好放牧就行了。
每個突厥人都在努力的幹活。
他們想要放牧更多的牲口。
牛羊,漢人喜歡。
健馬,漢人喜歡。
甚至就連牛羊身上的毛,竟然也能賣給漢人換東西。
以前的時候,誰要這東西啊。每當夏季來臨,最令人苦惱的就是牛羊身上的毛,必須要費心費力的薅下來扔掉,才能保證牲口不會大批次的損失。
現在不需要薅下來扔掉了。
漢人們教會了牧民怎麼剪羊毛。
比如今年夏天的時候,無數漢人商賈湧進草原,他們拉著一車一車的糧食,他們帶著無數精美的器具,奔走在各個部族之中,大肆的收取著那些羊毛。
突厥的牧民們歡天喜地。
很多女人竟然在夏天裡懷上孩子。
若是擱在以前,哪個突厥女人敢如此?
一旦在夏天懷上孩子,到了冬天肚子就大了,那時正是草原上最為嚴酷的季節,沒有任何一個突厥女人想挺著大肚子渡過寒冬。
因為那意味著風險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