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一家人圍坐著聽了一個長長的故事。
至於故事的內容,從未被外人所知曉。
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聽姑父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由於孩子們還小,也許還無法從故事裡領悟什麼……
但是,孩子們記住了故事裡的那些內容。
以後隨著他們慢慢長大的時候,就會從故事裡不斷的品味出無數蘊含。
而對於李世民和李建成來說,他倆卻從故事裡聽出了很多很多,也正是因為聽到了很多很多,所以兩位皇族和顧天涯之間達成了一份默契。
這份默契,關係著整個華夏民族的未來。
……
時間一晃就是五個月。
李世民早已帶著官員們迴歸長安。
但是皇帝和大臣們的目光一直關注著幽雲。
春天已經過去,盛夏悄然遠離,這是夏末秋初的季節,棉花到了採摘的時候。
原本是準備搞一場盛大儀式的。
可是所有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迫切。
不管是世家中人,又或是平民百姓,幾乎每個人的心思都放在棉花上,沒有人願意浪費時間去搞什麼採摘儀式。
一點都不想耽擱。
只要採摘了棉花,就意味著有了收益,在過去的大半年裡,無論世家還是百姓全都付出了太多太多,百姓們起早貪黑,汗珠子掉在地上摔八瓣,世家為了開荒種田,大筆錢糧使勁的砸。
一直往外砸錢,半年沒有收益,許多財力薄弱的小家族,眼看著已經頂不住了。
所以,這個小家族急不可耐的發動百姓衝進了棉田。
彷彿是吹響了一個號角,又似乎終於看到了有人領頭,於是在一夜之間裡,所有家族都開始了動作。
三十多萬百姓,宛如一股大軍,潮湧一般衝進棉田,摘取著他們的勞動果實。
這是一場牽動很多人心絃的大事。
即使遠在千里之外的長安也變得不平靜起來。
各家都有探馬上路,發瘋般朝著幽雲而來,同時又有早就留守在幽州的信使,各自帶上收穫的訊息奔赴長安。
等到他們到了長安之後,彙報完幽州的棉花采摘情況,立馬又會調轉方向,再次發瘋般往回疾馳。
如此往返不斷,形成一股龐大的信使隊伍,若是這時代有人能夠從高空俯瞰大地的話,必然會震驚的發現官道上每時每刻都有騎士在狂奔。
不是一個兩個騎士。
而是幾千上萬個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