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強、乃至八強這一級別的球隊,已經很難吸引到國中的明星球員。
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這是一個大趨勢。
像當年荒川、葉山這樣,選擇加入中游球隊,期望作為核心,以一己之力帶領隊伍殺入全國賽場的例子,已經看不到了。
想要出成績,就必須要抱團,這不但是各高校教練招攬好苗子時的說辭,而且也是期望到高校裡繼續打籃球的國中畢業生們的共識。
隨著籃球運動的普及化、低齡化,有潛力的小球員冒頭的時間越來越早,他們對縣內校園籃球界的瞭解,也遠超三四年前的前輩。
鈴木必須慶幸自己趕上了好時候,幾年裡兩次從IH縣大賽出線,把湘北次級強隊的招牌打出來了,不然的話,湘北十有八9會比原世界線裡更悽慘。
不僅宮城、三井會被挖走,就連赤木和流川也保不住,只能靠新丁櫻木一人支撐。
此外就只能矮子裡面拔高個,湊合著用了。
不是說被各個名校梳犁一遍後就沒有好苗子。
國中、高中階段都是少年人生長的高峰期,在高中階段身高猛躥一節的,大有人在;國中時選的是其他運動,上高中改打籃球的人,也不在少數。
可這些人都成不了即戰力,大部分人在三年裡的極限,基本上也沒可能超越在國中階段就已經嶄露頭角的那群人。
要是沒有強力的隊友,櫻木一個再厲害,恐怕難以做到做到杉山洋太的程度吧!
神奈川畢竟不是沖繩。
先生、監督、教練……
一連串呼喚,讓鈴木回過神來,他這時才發覺,上半場結束了。
看了眼比分,4852,湘北依舊保持著領先,鈴木滿意地點點頭,讓赤木幾個先一旁休息,再叫過井上,要過比賽統計看起來。
湘北這邊,赤木、流川、櫻木、木暮四人得分上雙,分別拿到16、11、12、11分,比較平均。
對面誠凜的得分則集中在火神與日向身上,火神拿下與赤木相等的16分,而日向則是依靠6記三分命中拿下20分。
在上半場的最後階段,火神和日向在木吉的策應下,發動瘋狂反撲,每個回合都打得很快,讓旁觀的人都喘不過氣來。
可是,湘北眾將對於跑轟的打法非常熟悉,哪怕不由自主地一起加快了節奏,也沒有被帶得發揮失常,失誤增多。
木吉上半場僅拿到6分,這是因為他在上半場把主要精力都用在與櫻木的對位上,出手僅有區區三次的緣故。伊月前車之覆猶在眼前,他打得非常謹慎,以傳球為主,只有在有完全把握時才自己出手。
從中鋒回撤到控衛位置,木吉表現得沒有一點不適應,交出了9次助攻的成績單。這個資料與櫻木在上半場的成績相當。
木吉穩定的表現,是誠凜在上半場能夠緊跟湘北,不曾掉隊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