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對岸的?不歸清源縣管?屬於徐溝縣?那也來,叫不動你了?只要你在太原府,就得聽。
之後的清徐縣名稱就是這麼來的,由清源縣與徐溝縣組合,一個在汾水西,一個在汾水東。
見到官員喊,漁民不敢拒絕,清源縣的漁民剛吃完早飯,跑河裡想捕點魚給四個殿下。
也是想瞧瞧那個吃煤和水就能幹活的船是怎麼捕魚的,果然神奇。
郭令衷給他們開個會,一會兒竹子過來,開始編蝦籠,自己編不過來,清源縣的百姓幫忙,給人家錢,先欠著,賣完蝦結算。
“伱們也編,放河東岸,是僱人,還是自己輪換看守,你們自己想,必須去做,沒得商量。
甭怕捉了小蝦賣不出去,晉王殿下安排人收,等賣一次後,你們會知道有錢賺。
晉王殿下帶的隊伍有很能耐的下丘村,瞧著氣色,比咱當官的還好!”
郭令衷把情況說給漁民聽,沒來的之後大家互相告訴一聲。
漁民不願意捕小蝦,沒有肉,怎麼吃都不胖,既然晉王吩咐,照著做吧!
新鮮的毛竹被砍下來拖到這邊,編東西必須是新鮮的竹子,否則剖不出好的竹條,沒有韌性無法編東西。
工匠們改裝好了破蔑機,竹子往裡一懟,嘩啦啦,整根變分散,換機器,分散切成片,再換機器,厚片分薄片,繼續換,薄片成細竹絲,編吧!
“怎麼是這樣?為什麼是這樣?一輩子我白活了,我沒用啦!嗚~~~”
一個村子裡的篾匠本想過來幫忙,等看到機器處理竹子後,蹲在地上捂臉哭。
其他幾個篾匠與他差不多,滿臉悲慼之色,篾匠就是憑手藝賺錢,這是啥呀?片刻工夫,那麼粗的一根竹子變成了一捆細竹絲。
一生的驕傲啊!這雙佈滿了被竹子劃破後留下痕跡的手……
“哭個甚?起來,你問這機器,他會編蝦籠嗎?它只能幹個粗活兒,細緻的還得靠你們。
給你們留下個機器,往後你們自己來回換元件,省時省力,只管編出好的東西賣。
你們看看收麥子的機器,難道用鐮刀割麥子的人也難過?他們高興死了都。
耕地的牛是不是沒哭?沒有大牲口用自己肩膀拉犁翻地的人,他們才不認為自己沒用了。”
朱樉過來訓斥,有好東西不用,非得自己一點點破篾?
“真給留著?”蹲那哭的人抬頭看。
“留,按時間收費,總得叫咱把成本收回來。編吧!編出來蝦籠賒給打漁的。”朱樉替弟弟做主了。
篾匠們一時間又喜歡上這種機械,搬個凳子坐下,開始飛快地編織起蝦籠。
經驗豐富的老篾匠,直接編,新手學徒需要一個木頭架子,把篾條圍著架子打框,然後補充。
工匠們站在旁邊看看,留下兩個守著調機器,其他人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他們中也有篾匠,只是他們會的多,還精。
若只會篾匠活兒,還能被下丘村選上,那得達到用竹子編碗裝水不漏的程度。
要麼精通很多工種,要麼在某一方面處於巔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