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節一過,江南的氣溫突然就升高了,種菜的百姓開始把漚好的肥往地裡挑,準備翻耕後種菜。
下丘村則是出動蒸汽機翻耕機,在一片田地中起了壟溝,然後僱傭人手過來幫著種。
一個月前下丘村就在大棚種進行育苗,現在能夠移苗種植了。
比其他正常種的早一個多月,由於在大棚中育苗,肥控制的好,苗的生長速度快。
優點就是黃瓜、豇豆、茄子上市的時間早,按照這個種植方法,能夠提前一個半月吃到。
缺點則是需要人手,正常種的話,在壟臺上弄個小坑,種子撒進去蓋上土就行。
育苗再移苗,坑就得變大,然後一株一株地種,耗費大量的人力,尋常人家累不起。
另外移苗的作物根系不如直接種的好,比如下大雨水一衝,移苗的先倒,或者是乾旱,移苗的先旱死。
優點與缺點並存,故此今年只有下丘村種,然後還租了一些百姓的地,讓他們幫忙管理,租金就是百姓正常種菜的年收入。
百姓不用出種子與肥料,只管照看,該澆水的時候澆水,該打藥的時候打藥。
然後宣城縣的另外二十一個村子也從那邊的下丘村大棚拿苗,他們會騰出來一半的地種,另一半自然按照原來的方式播種。
他們想看看哪個好,然後明年選擇,故此未收他們的苗錢,算是讓他們幫著嘗試,他們自己承擔風險。
晚上的時候,朱元璋又溜達過來,到村子的地裡,租的地那邊不安全。
“咱的大棚裡就沒有育苗,而是直接交替著種,蔬菜現在平均五文錢一斤,過了元宵節賣不上價了。”
朱元璋站在地頭看著太子府、秦王府、晉王府、燕王府、吳王府的人幫忙移栽的豇豆和黃瓜苗說話。
由於擔心突然一個倒春寒,故此現在沒用壟溝走水,移苗一株就在那一株的地方澆點水。
這樣出現倒春寒的時候,等溫度下來,需要補充肥水,在用壟溝澆灌,可以讓突然暖和一下,順便補肥。
若現在就那麼做了土壤的水就要飽和了,到時候肥無法跟著進去。
另外大棚中還有苗,隨時準備補種,凍死的就趕緊拔了扔掉,種上新的。
宮裡的大棚沒提供苗,始終在賣菜,從過年前的二十文降到過年後的十文,又從十文降到上元節後的五文。
五文也賺,大棚蔬菜的建築成本已經收回來了,現在每多賣一些就賺一些。
等大地的黃瓜長出來,一文錢能買好幾斤,菜農挺辛苦的。
關鍵菜農沒有什麼施肥和打藥的手段,依靠前朝的農書裡記載的,會採取一點辦法,比如泡草木灰的水殺蟲,要麼石灰水。
肥就是農家肥了,或者爛樹葉子什麼的,一起漚,這是百姓能做到的極限,有的人家這個也做不了。
“陛下西瓜和香瓜賺錢啊!那個什麼時候都有人吃。”
里長知道菜降價了,同時西瓜也降,再降西瓜也值錢,不過……
“咱還得給惠民藥局提供,你村子種得少,又不賣,哦,賣給福華樓一些。”
朱元璋果然說起這個事情,西瓜值錢,不過得免費給人吃,它是藥。
有的用西瓜瓤,有的用西瓜皮,有的用西瓜籽,西瓜籽倒是好說,一直就有,夏天多,即便不是專門拿來取籽的西瓜籽也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