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的東西二里地,南北四里地,人全擠在城裡,活動不開。
城裡有城牆和其他建築幫忙擋風,外面只有帳篷,帳篷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情況中,不燒火,裡面的溫度跟外面差不多。
外面至少還有光,裡面又黑又冷。
里長應下:“大棚已經建了一百畝,種的蔬菜,一畝可提供至少兩千斤,陸續採摘的話,到罷園,能有個四千斤。
咱採取輪番播種的方式,年前大家開始吃,每天一個人吃個半斤就很好了,再給外面的牧民一些。
工匠抽調出來,一個是冶煉鑄造立爐,一個是打鐵片做爐筒,鍋爐只能分出來五百來人。
帳篷保暖比熱水更急迫,最近不少人在喝藥,多虧咱們藥帶的多。”
里長對此沒有太好的辦法,十三萬人在運轉,大家已經很努力了。
太子府、秦王府的護衛之前不是學會了吹玻璃嘛!結果吹得頭暈眼花,終於把大棚玻璃供應上。
然後從煤礦和鐵礦那裡到和林城,中間建了一個個臨時的棚子,裡面燒土灶,天只要沒徹底黑下來,運輸隊伍不會停。
即便這樣,還是忙不過來,冰中抓魚的始終在持續,朱聞天也沒想到大家這麼執著。
往下游的方向出去八十里,要不是有爬犁在冰上走,當天都回不來。
和林城外一大片的雪地上堆著魚,之前還有人上秤稱一稱,之後沒人理會,只管把魚送到那邊堆著。
按照朱聞天的估算,差不多有一百六十萬斤了,他們依舊不停。
因為牧民說了,本地即便到了三月份,冰雪仍有。
他們說的是農曆,換成公曆是四月份。
剛進臘月,距離三月初一還有三個月呢!
趁著魚傻,趕緊捕撈,那樣吃魚可以吃三個月,魚也是肉。
尤其隊伍裡很多人是江南的,他們從小就吃魚,不過都是吃鮮的,現在凍的屬於稀奇東西。
朱標吃了幾口飯,喝口湯:“確實應該先解決帳篷取暖的問題,爐子別處用不起,咱們是自己採礦,自己打造。好歹咱們是戰鬥隊伍。”
“是戰鬥隊伍,即便工匠亦屬於戰鬥後勤序列。”里長附和。
隊伍的強大在於沒有老弱病的人,打仗的軍隊也沒有女人。
與十萬尋常百姓不一樣,組織性和紀律性強,一聲令下,他們不偷懶,還有力氣。
“等吃過飯到外面看看牧民們如今怎麼樣了。”朱標說完示意大家快吃飯。
飯後,一群人簡單收拾一番出發。
牧民們幫忙捕魚,城外的牲口他們也跟著歸攏一番,這樣他們就有魚吃,心安理得,幹活了。
不過他們不願意吃煮的,腥,一般會烤,然後用手揪下來魚肉蘸鹽吃,年歲大的和孩子,才會喝魚湯。
烤魚吃還有一個方便的地方,不清理內臟,直接烤,吃完了,內臟扔掉。
煮的話得提前把魚化開,開膛破肚,取出內臟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