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成走水路,順流而下,即從東向西流,這邊的河不是向東流。
一次拉二百斤鹽,省六百文,拉四百斤省一千二百文,如果八千斤,那省兩萬四千文。
換成軍隊,他們趕路速度快,卻不可能為了賺鹽的差價出動大量輜重隊伍來拼命。
狩獵到的野味,軍士們自己吃沒人管,不想吃,或吃不完,處理一番,見到船隻來了裝船。
順流的時候不想滑就慢慢漂,比走路快,回去的時候可就慢了,逆流。
軍士如此賺錢,一個月一輪值,輪到哪支隊伍時這支隊伍便高興,又能有額外收入了。
里長表示支援,要建,河邊增加,河外邊的山裡面亦增加。
即便如此女真人買鹽也是五文錢一斤,不在官方買,你自己過來背鹽,兩文錢一斤,或者划船,看看合算不?
女真人顯然不願意自己來買,走陸路全是山,山倒是不高,丘陵為主。
船隻帶到蓋州縣的百貨商店,商店的人看品質進行結算,淡水魚就算了,這個不收,做成魚乾也不收。
馬飛說完,一臉悲憤之色。
蒸汽機不需要蒸餾水,一般的井水即可,河水其實挺乾淨的,有人飲用,就怕裡面有漂浮物。
馬飛立即給出答案,這個咱明白,咱也打過,軍士都誇咱,說咱對射擊有種獨特的能力,指東打西那種,令人防不勝防。
“馬知縣說得好!”朱棣跟著開口:“那麼進山打獵需要什麼本事?是固定靶,還是移動靶?”
故此夏天自己選擇安全的地方過夜,冬天牲口能夠拉著一個像小房子一樣的帳篷爬犁。
一去一回,走快點,體力好,走兩個月就行。
怎麼用的?當然是對朝廷報備訓練用彈消耗。
“殿下,朱里長,有個事情說出來得罪人,就是吧……那個……有軍士把訓練用的子彈拿來打獵,進山裡打獵,打到的獵物還賣錢。
他們會打獵、拋網捉魚,也養家禽和兔子,軍馬會放幾匹,位置好的又養山羊。
自然也會在補給點的左近種地,種點高粱和大豆,吃菜種黃瓜、豇豆、茄子、蔥、小白菜什麼的。
軍士負責看守,順便也是他們賺錢的地方,他們帶冷兵器,包括弓。
冬天好一些,有爬犁能拉,綠色的東西除了松樹就沒其他的,山上都是灌木,牲口拉著爬犁,帶上草料,一天可以前進個三十里。
冬天牲口四十多天跑一個來回,需要自己帶上吃的,沒有隨處可見的飯店與民宿、酒樓。
補給點成了獵人小屋,眼下的獵人小屋密度小,相互距離遠,船隻不可能等煤與水快燒光了才靠補給點,一個補給點足夠保障船隻到下一個補給點了。
追蹤獵物相當於追蹤敵蹤,由於子彈必須報備,軍士們為了減少麻煩,會非常珍惜。”
牛進德說完對同僚馬飛點點頭,對不對?
馬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