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林湛清的臉上不再毫無表情,眼神也不再空洞。似乎真的是林湛清爹孃,給了林湛清不可思議的力量。
遊子,無論如何浪跡天涯四海為家。心裡總有最珍重的一個地方,叫做家。
林湛清出了院門,牽過拴在樹上的馬。從馬上的褡褳包袱裡拿出一個蘋果,大口的啃著。
沒幾口,蘋果啃完。林湛清跨上馬,一馬鞭落下,揚長而去。
林湛清騎馬飛奔的瀟灑身影,漸漸模糊,和太陽耀眼的光芒融在一起,看不見了。
……
第二日,正月十六上午,了心禪院。
林湛清把馬拴了,徑直走入了心禪院。
大雄寶殿前,那處結緣贈香處。
還是那位圓頭圓腦的十七八歲小沙彌,小沙彌還是對所有人一樣的神色恭敬。不管是給銀子的人,給銅板的人,還是什麼也給不出的人,都是一樣的神色恭敬。
林湛清拿起三支檀香,放下五個銅板。雙手合十,行了一禮。口中稱念道:
“阿彌陀佛,”和那日一樣。
小沙彌從來一樣的,趕緊回了一禮,口中稱念道:
“阿彌陀佛。”
敬過香,林湛清一樣的,向院中茶堂走去。旁邊禪房,一樣的有聲音傳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用大俗話講,就是一切的事情都不必太過在意。有苦就有樂,有高興就有難過,有美好就有醜陋,有榮華就有貧賤。陰晴圓缺,四季輪轉,莫不如是。而這一切的變化,無非是緣來緣去。一場空幻,毫無真實可得。紅塵眾生又何必執著於此?”
林湛清聽到此,在原本已經恢復生機的眼神裡。又多了一絲平和,一絲平靜。
雖然只是一絲毫變化,但林湛清卻像是換了個人一般。身姿變得挺拔且自然,灑脫許多。
林湛清此時變得自信,從容,灑脫。已經從苦惱的漩渦中脫離出來。
了心禪院茶室內,還是那位國字臉三十多歲的僧人。同樣的問道:
“施主的煩惱好些了嗎?”
林湛清卻不是和上次一樣的苦笑,而是平靜地看著僧人的雙眼,面色爽朗,微微一笑,道:
“或許吧。”
僧人見此,面色一喜,恭喜道:
“施主果然有大智慧,正所謂不破不立,大破大立。正如鳳凰浴火,涅盤重生。只是施主越是如此智慧,恐怕日後越是少不了磨難關卡。小僧有幾句話,請施主謹記。紅塵大夢一場,縱然是愛過,恨過,貪過,嗔過,哪怕痴到極處。也只是鏡花水月,虛假忙碌,無一可得。佛門以空字立本,心空可容萬物。這山河大地,虛空宇宙,皆是我心上幻影。如此,則沒什麼事是看不開,放不下,參不破的。小僧謬言幾句,施主莫見笑。”僧人說完,雙手合十,對林湛清行了一禮。
林湛清對僧人話裡的深意,似有感觸。但一時半會兒還難以領悟。正自顧自的思量著,對僧人的行禮似乎沒看見。
僧人看林湛清沒什麼反應,專心的在體悟自己說的話。不但沒生氣,反而面色大喜。
給自己沏了一杯茶,細細地品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