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致每天午飯過後才能出來玩,倒不是他愛睡懶覺,恰恰相反,每天雞一叫他就起床了,然後隨著師傅爺爺也就是村民眼中的老神仙打一套連名字都不知道的拳法,吃過早餐還要學習寫字,讀書。師傅爺爺在這方面很是嚴厲,只要李遠致不認真或是做錯了,就是一頓竹片炒肉。所以村裡都很奇怪這個白白淨淨的小屁孩,喝奶的時候沒聽見院裡哭過幾回,倒是不喝奶了倒哭的更多了。
師傅爺爺也有許多的奇奇怪怪的故事,每次自己哭完鼻子,師傅爺爺就會給他講故事,一講故事他就忘了哭了。只是記得師傅爺爺的故事裡有很多神神怪怪,可以飛天遁地,也有很多的天才地寶,妖精神獸讓人爭搶不停。
“爺爺,爺爺,為什麼九尾狐那麼厲害了還是不能化形,身後還要拖著九條尾巴呢?”
“叫師傅。”隨著一個板栗落下,老漢板著臉道。
“哦,師傅爺爺,為什麼你還沒說呢。”李遠致想不通為什麼爺爺要讓自己叫他師傅,但是李遠致覺得老人就是自己的爺爺呀。二狗子他們都有白鬍子的爺爺,我為什麼就只有師傅呢。
“因為九條尾巴是身份地位和實力的象徵不是沒法化去和收起來,而是不願意這麼做。”老漢板著臉教訓道。雖然李遠致還是偷摸的叫自己爺爺,只不過前面加了個師傅而已,但是老漢才不會提醒他呢,那天手癢了,也不用找藉口不是嗎?終於明白師傅為什麼總是找各種藉口賞自己板栗吃了,原來給別人吃板栗的感覺這麼好,特別是看著他一臉委屈的樣子總覺得很想笑呢。不能笑,得板住,師傅就得有師傅的樣子。
“爺爺,爺爺,老黑子又不見了,肯定又去偷劉大嬸家的雞了,您的管管它呀。”李遠致又跟師傅告狀了。老黑子就是老漢當年帶來的那條老狗,渾身黑黝黝的,皮毛也不光滑,反而粗糙不已,還掉毛,瘦骨嶙峋的。也不知道偷吃的雞都長那去了,平時在家裡也沒少給它吃一頓呀,看看李二蛋家的虎子,油光鮮亮的,瞧著就喜慶。師傅還叫他老黑,像個人似的,李遠致就要叫它老黑子,看看李二蛋家的虎子,加個字才像是條狗的名字嘛。
“不可能,我剛看著老黑吃完了飯,他可能散步去了吧。”老漢抽了口旱菸,這還是跟村口老大爺們學的。本來老漢就不樂意出門,更別說和外面的大爺們聊天了。但是架不住李遠致哭求呀。才一歲能跑的李遠致就愛往外跑,可是外面雞鴨都是大敵,所以一定要拉上爺爺才肯罷休。所以村口的老爺爺們都是沾了李遠致的光才能和老神仙在一顆樹下聊天,而老漢也就學會了抽旱菸,而且之後的菸葉都是李二蛋他爹上供的。
“它可能是故意使得障眼法,又偷摸偷雞去了,一個人,不對一條狗吃獨食。”李遠致的小臉上一片堅定,彷彿他親眼看見了一般。又好像只要爺爺不信我就開哭的架勢。
“那怎麼行,它竟敢吃獨食!”老漢當然是怕了李遠致的以哭為進了。
“對,它每次偷雞都是我背鍋,劉大神每次見我的眼神都好像在說“遠致呀,你還欠我家一隻雞呢”,每次都是李二蛋他爹多給劉大嬸留些花布才肯罷休。”李遠致拉著老漢的手一邊數落著老黑的不好一邊就往外就走,老漢只好抽著旱菸跟在後頭。李遠致完全忘了每次老黑子偷回來的雞,他也啃了雞腿的呀。而且每次都是一邊啃著雞腿,一邊摟著老黑的脖子數落老黑這次偷得雞太肥了,要不就太老了。氣的老黑直想咬他。老漢就坐在主位上笑眯眯的吃著老黑偷來的雞,哪裡有半點老神仙的樣子。
李遠致名正言順出去玩了,拉著村民眼中的老神仙,那可不嘛,村裡不少生病或是打獵受傷的人,何郎中治不好的,求到老神仙門前,都給治好了。至於報酬,這家給的雞蛋,那家給的野兔等等,反正老神仙也從不拒絕。
今天,剛出門,李二蛋早在門口守著了,倆人就一溜煙不見人影了。估計李遠致心裡還在想今天的老黑會不會偷來只雞,是肥還是瘦。
老漢照常坐到村口的老樹下抽起旱菸來,畢竟太陽落山的時候就要招呼李遠致回家吃飯了,吃完放還要做晚課呢。樹下早有佔據有利位置的煙友給老神仙讓位置。
今天的村口有點和往常的不一樣,往常這些老煙鬼都是談論誰家田裡雜草多,是誰又偷懶了,誰家牛又下崽子了,還下了倆,就會有人開始侃了,我家祖上的牛下過三隻,更有人我家祖上的牛還下過五隻呢,侃到最後,牛就會飛了。都是同村一塊到老的人,誰也不願拉了面子,何況還有老神仙在呢。
今天的村口卻不是在侃大山,而是七嘴八舌的爭論一件事。
“宋家崽子宋全有和家裡父母鬧翻了。因為今年大崽子就滿十八歲了,可以婚配了,可是崽子不願意了,早聽李二說過鎮上的光景,想要去鎮上某個發展。”
“老宋頭夫婦哪裡願意,自古以來,從這個村裡搬出去的就沒見過有人回來的。”
“祖祖輩輩老老少少一直覺得他們就應該平平淡淡的活著,不能出村去,更不能到鎮上去住,否則就再也回不來了,葉落歸根都是妄想。”
“不然你看李二來回做著挑貨郎的買賣掙了多大的一份家業,可是其他人誰敢做?不一樣的,人家有老神仙護著呢。”
“就是,你看李二對鎮上了解的最多吧,那你看他敢住到鎮上去嗎?他不敢。離了老神仙李二他也回不來嘍。”
“哎,苦了宋老頭和他老伴了。這崽子一走,誰來養老送終啊,有點病災的,咋過呀。”
“沒辦法,讓咱家崽子們幫襯著唄。”
“話是沒錯,祖輩都是這麼做的。可是自古以來出過的幾次搬出去的,剩下的老人那個得了善終?”
“老來失子,別人再親,能有自己親兒子好嗎?”
“禍不臨頭,甘苦自知啊”
“也不能說錯全在宋家崽子,誰年輕的時候願意一輩子困在這小山村裡啊。”
“嘿,老張頭,誰不知道你這條腿就是丟在出山路上的,怎麼了同病相憐了。”
“那倒不至於,只是同為籠中雀,相顧自相憐啊。”
“你可別顯擺你那二兩學問了,就你家那幾本書都被你翻爛了吧”
“哈哈哈哈。”幾位老人鬨然大笑。
“其實說實話,若不是祖規,咱村裡還能剩下幾人?”
“你說的?莫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