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比武大會對於北境人來說可謂不公平,我們都知道比武大會的核心活動乃是馬槍比武。奈何北方人對於馬槍遠沒有南方人那麼熟悉,他們更熱衷於使用雙手大劍之類的武器。
如果要打個比方的話,南方的六國有點像是法國人、西班牙人,可謂是馬槍比賽盛行的地方,法國騎士赫赫有名,西班牙同樣盛行騎士精神(堂吉訶德就是典型例子。)
而北境人更像是德國人或者說泛日耳曼民族,日耳曼騎士比起馬槍更喜歡雙手大劍,最典型的就是條頓騎士們。
為了安撫北境以及許多不擅長馬槍比武的騎士,所以比武大賽當然不會只有馬槍比武,同時進行的還有一場規模不輸與馬槍比武的七方團體比武,以及弓箭、擲斧(典型的北方運動)、賽馬、甚至歌唱比賽。
在春日的明媚陽光下,一頂頂五彩的敞篷上面還有各種騎士的旗幟在風中飄揚。
在其中有一頂最大,最奢華的帳篷,帳篷上飄揚著代表坦格利安家族的三頭龍紋章。而就在這頂王家帳篷前,當著無數騎士和貴族的面,伊里斯•坦格利安二世面前正跪著一個年輕的金髮男人,他高大英俊,有著閃亮的碧眼,他穿著一身嶄新的御林鐵衛的銀色盔甲,就這樣在眾目睽睽之下,單膝跪地,等待著伊里斯•坦格利安的發落,他一臉的激動,彷彿為了得到這一榮譽而感到萬分激動。
“我蘭尼斯特家族的詹姆,在此發誓,誓死用自己的鮮血與生命保衛我的國王。”他用斬釘截鐵的聲音大聲道。此人正是後來背上“弒君者”這一對御林鐵衛可謂奇恥大辱稱號的詹姆•蘭尼斯特。
“以安道爾人、洛伊拿人和“先民”的國王,七國統治者暨全境守護者,坦格利安家族的伊里斯二世的名義,詹姆•蘭尼斯特爵士,你正式被任命為七名御林鐵衛之一。”伊里斯一臉微笑的說道。
御林鐵衛的隊長“白牛”傑洛•海塔爾爵士從伊里斯的後方上前,為詹姆披上象徵著御林鐵衛身份的白袍,這意味著詹姆•蘭尼斯特正式成為了御林鐵衛的一員,這一年,詹姆不過15歲,可謂是最年輕的御林鐵衛成員。
此時的他對此喜不自勝,自以為透過加入御林鐵衛就可以避免自己的父親泰溫讓自己迎娶萊莎•徒利的決定,保持和自己姐姐瑟曦的地下戀情。
殊不知,御林鐵衛豈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當的?何況他只是個15歲的孩子,這根本就是伊里斯試圖讓泰溫斷子絕孫的詭計,而詹姆這個傻瓜卻還沾沾自喜。
支援蘭尼斯特家族的西境貴族居然開始為他們的少主成為了光榮的“御林鐵衛”之一而歡呼,幸虧泰溫不在這裡,否則他非得被這群叛徒氣死,要知道御林鐵衛可是不能結婚生子的。
“瘋王”伊里斯倒是很享受人們的歡呼,大有一種把別人賣了,別人還幫忙數錢的得意感。
在這場鬧劇後,比武才正式開始,最熱門的馬槍比武將由沃特•河安伯爵的四個兒子以及他的弟弟,奧斯威爾河安擔任“冠軍”,可以理解為擂主。而他的女兒則是最開始的“愛與美的王后”。
這其實是比武大會的一種幌子,事實上人們之所以這麼熱衷於比武大會,也是因為在比武大會上會發生很多浪漫故事,比如某某騎士要為某某女士而戰,如果他勝利了,就可以透過將“愛與美的后冠”獻給那位女士,攜大勝之威,向那位女士求婚,幾乎是百試不爽。
也就是說,比武大會某種意義上還起到了相親大會的意義。最典型的就是喬拉•莫爾蒙與他的第二任妻子,那個“昂貴”的女人琳妮絲•雷頓的愛情了。
在勞勃慶祝平定巴隆•葛雷喬伊在蘭尼斯特港舉辦的比武大會上,喬拉看到了琳妮絲,他形容她為“彷彿少女在對我微笑”(通俗的理解就是仙女下凡一樣)。
喬拉一時衝動,請求琳妮絲給他信物,讓他為她而戰,他沒想到琳妮絲會答應,出生於舊鎮雷頓家族的琳妮絲和他這個北方貧瘠小島的領主壓根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話剛出口,喬拉就後悔了,感覺自己是自取其辱,卻沒想到,他的“少女”居然答應了他的請求。
在手臂上綁上了琳妮絲信物的喬拉如有神助,在他並不擅長的馬槍比武賽場上殺出一條血路,直到決賽,在和詹姆•蘭尼斯特交手9回合之後,勞勃認可他的實力,賜予了喬拉勝利者的“桂冠”。他親手將“愛與美的后冠”帶在了琳妮絲的頭上。
當晚,而喬拉帶著勝利的喜悅喝高了,鬼使神差的向琳妮絲的父親雷頓伯爵求婚,沒想到雷頓伯爵欣然同意,最終成就了一段短暫的美滿姻緣。(結合琳妮絲的性格,恐怕雷頓伯爵之所以答應,怕也是覺得養不起這個女兒了)